[实用新型]一种抗菌止痒疤痕敷贴无效
申请号: | 200920288320.6 | 申请日: | 2009-12-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64376U | 公开(公告)日: | 2010-12-08 |
发明(设计)人: | 于云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于云龙 |
主分类号: | A61F13/02 | 分类号: | A61F13/02;A61L15/18;A61L15/46 |
代理公司: | 沈阳晨创科技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1001 | 代理人: | 任玉龙 |
地址: | 200093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抗菌 止痒 疤痕 敷贴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用产品,特别涉及了一种抗菌止痒疤痕敷贴。
背景技术
目前,公知的疤痕敷贴采用单一的医用硅凝胶制成,治疗疤痕,疗效显著。但其帖服皮肤后大多有皮肤发红、搔痒等炎症反应,严重影响疤痕敷贴的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实现疤痕敷贴同时抗菌止痒,特提供了一种抗菌止痒疤痕敷贴。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抗菌止痒疤痕敷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抗菌止痒疤痕敷贴包括脱膜垫板层1,硅凝胶层2,金属粒子/光催化氧化物型复合纳米抗菌剂层3;
其中:金属粒子/光催化氧化物型复合纳米抗菌剂层3在中间,其两面分别贴有脱膜垫板层1和硅凝胶层2。
所述的金属粒子/光催化氧化物型复合纳米抗菌剂层3中的金属粒子为Ag,光催化氧化物为TiO2。
为了克服现有的疤痕敷贴使用过程中的炎症反应,要求不仅能有效防止和治疗手术、外伤和烧伤后各类疤痕,而且能对创面进行有效抗菌、杀菌,使创面止痒,极大方便受者使用。
在原有的疤痕敷贴表面涂布金属粒子(Ag)/光催化氧化物(TiO2)型复合纳米抗菌剂,当疤痕敷贴帖服于皮肤时,复合纳米抗菌剂首先作用于皮肤。
金属粒子/光催化氧化物型复合纳米抗菌剂是将具有抗菌功能的纳米金属粒子与光催化氧化物进行复合,使用时纳米金属粒子与氧化物形成的活性氧基团同时被释放,使材料兼具有高效的杀菌和光催化作用,两者由于协同效应其抗菌作用效果更强。
银本身具有预防伤口溃烂和加速伤口愈合的作用,经过纳米技术处理的纳米银因表面急剧增大,使其杀菌能力可提高200倍左右,同时抗菌活性并不随反应而消耗,仍能长期保持原有的抗菌能力。纳米银的抗菌原理主要是纳米化的银颗粒在潮湿的环境中会释放出带正电荷的银离子,当正电荷的银离子接触到带负电荷的细菌细胞后,会因为银离子与蛋白质上硫醇基(-SH)的特异性结合作用力,有效地刺穿细胞壁与细胞膜外表,进一步使细菌细胞蛋白质变性,而无法呼吸、代谢和繁殖,直至死亡,达到灭菌的效果。通过材料表面涂布实验表明,在37℃,大于5.7ug/Cm2的纳米银材料作用1小时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抑制率均大于95%。通过安全性实验表明。纳米银材料属于实际无毒级。纳米银材料具有高效抗菌活性,同时使用安全。
纳米TiO2抗菌作用机理不同于一般的无机和有机抗菌剂,它并非靠药物的渗出和游离而产生抗菌作用,它的灭菌机理在于光催化作用。纳米银能使细菌细胞失去活性,但细菌杀死后,尸体可释放出有害的组分,如内毒素。纳米TiO2不仅能影响细菌繁殖力,而且能攻击细菌细胞的外层,穿透细胞膜,破坏细菌的细胞膜结构,达到彻底降解细菌,防止内毒素引起的二次污染。同时纳米TiO2的杀菌效果不受光源作用的限制,即使是很微弱的光源,添加该纳米TiO2的材料都能够产生明显的抗菌效果。
同时,纳米TiO2还可释放氧气,使创面止痒,方便受者使用。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
使疤痕敷贴有效防止和治疗手术、外伤和烧伤后各类疤痕的同时,对创面进行有效抗菌、杀菌,使创面止痒,极大方便受者使用。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抗菌止痒疤痕敷贴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抗菌止痒疤痕敷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抗菌止痒疤痕敷贴包括脱膜垫板层1,硅凝胶层2,金属粒子/光催化氧化物型复合纳米抗菌剂层3;
其中:金属粒子/光催化氧化物型复合纳米抗菌剂层3在中间,其两面分别贴有脱膜垫板层1和硅凝胶层2。
所述的金属粒子/光催化氧化物型复合纳米抗菌剂层3中的金属粒子为Ag,光催化氧化物为TiO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于云龙,未经于云龙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28832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