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机械成孔灌注桩的清孔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920284810.9 | 申请日: | 2009-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05577U | 公开(公告)日: | 2010-10-13 |
发明(设计)人: | 胡业红;南忠志;贾小斌;陈清华;刘成群;杨治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核工业华兴建设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5/34 | 分类号: | E02D5/34;E21B21/00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科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102 | 代理人: | 何朝旭;沈良菊 |
地址: | 210019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机械 灌注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技术涉及特殊地质下的冲击成孔灌注桩泥浆置换技术,尤其涉及桩端持力层为中风化砂岩的灌注桩清孔装置,属于建筑施工装置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机械成孔灌注桩的泥浆置换施工中,通常的泥浆清理是用泥浆循环系统将钻渣进行置换,该泥浆循环系统包括沉淀池、制浆池、储浆池,钻孔灌注桩成孔采用正循环工艺,开钻时,启动泥浆泵,贮浆池的泥浆通过钻杆向孔内流动,泥浆带着钻渣从钻杆孔底往孔口流进沉淀池,钻渣沉淀,泥浆可经泥浆泵再次进入桩孔中,如此反复循环,将井桩内的钻渣带出;清孔时,泥浆泵的工作方式与开钻时的工作方式相同,泥浆带着钻渣从孔底往孔口流进沉淀池沉淀,泥浆可反复循环利用。上述泥浆由水、粘土(膨润土)和添加剂组成,其具有浮悬钻渣、冷却钻头、润滑钻具、增大静水压力的作用,还能在孔壁形成泥皮,隔断孔内外渗流,起到防止坍孔的作用。调制的泥浆及经过循环净化的泥浆,应根据钻孔方法和地层情况来确定泥浆稠度,泥浆稠度应视地层变化或操作要求机动掌握,泥浆太稀,排渣能力小、护壁效果差;泥浆太稠会削弱钻头冲击功能,降低钻进速度。其不足之处在于:传统的泥浆循环置换工艺在桩端持力层为中风化砂岩的环境下,由于钻渣密度大,泥浆的携渣能力相对较差,存在清孔时间长,常常有清孔不彻底的现象,工程质量难以保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机械成孔灌注桩的清孔装置,使清孔更加彻底、高效。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机械成孔灌注桩的清孔装置,包括泥浆泵、并列设置并插入井桩内的进口管和出口管,所述进口管上端与泥浆泵出口相连,出口管下端与设置在井桩内的污水泵的出口相连,所述污水泵的进口位于井桩内部。
本实用新型工作时,待灌注桩成孔后,将污水泵、进口管和出口管一起下入到井桩内,清孔时先把泥浆泵打开冲上约2分钟,把沉淀的泥砂冲起,然后打开污水泵抽泥砂,沉淀的泥砂量不多时可把泥浆泵关掉,只用污水泵抽,但要保证井桩内水位在地下水位线1米以上,如此反复循环抽泥砂,直到井桩内沉渣厚度满足规范要求为止。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抽泥砂的速度快,对泥浆粘稠度的要求不高,清孔更加彻底、高效。该装置特别适用于桩端持力层为中风化砂岩的井桩的清孔作业。
为使污水泵与井桩内壁之间留有一定距离,所述污水泵设置在一个笼体内,可以防止与井壁碰撞、固定水泵,便于检修。为避免污水泵堵塞,所述笼体底部设有支座,支座高度可为200-300mm。
为保证进口管和出口管结构稳定,能同时进出井桩,所述进口管和出口管之间经连接件相连。
为方便污水泵和出口管之间连接方便,所述污水泵的出口经软管与出口管下端相连。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中,1污水泵,2软管,3笼体,4井桩,5连接件,6出口管,7污泥泵,8进口管,9支座。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为机械成孔灌注桩的清孔装置,包括泥浆泵、并列设置并插入井桩内的进口管和出口管,进口管和出口管均为钢管,两者之间经金属连接件焊接相连,进口管上端与泥浆泵出口相连,出口管下端与设置在井桩内的污水泵的出口相连,该污水泵设置在一个笼体内,笼体底部设有支座,支座高度为200-300mm,污水泵的进口位于井桩内部,但又不至于过分靠近底部;污水泵的出口经软管与出口管下端相连。
其工作时,待灌注桩成孔后,将污水泵、进口管和出口管一起下入到井桩内,进口管、出口管的长度根据井深确定,其直径根据污水泵和泥浆泵的流量、功率确定,泥浆泵的进口连接泥浆存储容器,清孔时先把泥浆泵打开,冲上约2分钟,把沉淀的泥砂冲起,然后打开污水泵抽泥砂,抽出的带有泥砂的泥浆进入沉淀池沉淀,泥浆可反复利用,沉淀的泥砂量不多时可把泥浆泵关掉,只用污水泵抽,但要保证井桩内水位在地下水位线1米以上,如此反复循环抽泥砂,直到井桩内沉渣厚度满足规范要求为止。
实践证明,本装置在桩端持力层为中风化砂岩的情况下具有以下优点:
1、泥浆置换使用了泥浆泵及污水泵,提高了作业效率,缩短了清孔时间,不容易造成塌孔。
2、泥浆置换有了不间断性,使泥砂不容易产生沉淀,有效控制了桩底沉渣,提高了桩成孔质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核工业华兴建设有限公司,未经中国核工业华兴建设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28481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预应力锚索塑料波纹管
- 下一篇:水上清道夫多功能环保船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