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电铸套类零件的组合式芯模无效
申请号: | 200920282737.1 | 申请日: | 2009-12-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73765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6-22 |
发明(设计)人: | 张文峰;赵海燕;聂福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市职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C25D1/10 | 分类号: | C25D1/10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2103 | 代理人: | 马明渡 |
地址: | 215014 江苏省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电铸 零件 组合式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铸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电铸技术制备套类零件的组合式芯模(或称原模),尤其适合于制备壁厚极薄的套类零件。
背景技术
薄壁套类零件,尤其是有色金属件,由于壁厚较薄导致其刚性很差。在传统的机械加工过程中,无论是用卡爪夹持其外圆表面,还是使用专用夹具支撑其内圆表面,都会产生严重的变形,因此无法用传统机械加工方法获得壁厚极薄的套类零件。
而电铸技术的原理是预先按所需形状制成的原模作为阴极,用电铸材料作为阳极,一同放入与阳极材料相同的金属盐溶液中,通以直流电。在电解作用下,原模表面逐渐沉积出金属电铸层,达到所需的厚度后从溶液中取出,将电铸层与原模分离,便获得与原模形状相对应的金属复制件。若按常规想法,直接按所需制成的套类零件形状制作出一体的芯模(即原模),用电铸技术形成的极薄的电铸层与普通一体芯模(即原模)的分离(即脱模)也无法实现,因此目前电铸技术也未能运用于薄壁套类零件的制作。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电铸套类零件的组合式芯模,从而在利用电铸技术制备套类零件时能很好地实现极薄的电铸层与芯模的分离,从而可以方便地制备出所需要的薄壁套类零件。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电铸套类零件的组合式芯模,该芯模在轴向上依次由端座、组合模面段以及支撑压板三部分组成,所述组合模面段为圆筒状,它由至少三块模瓦在周向上拼合构成,所述至少三块模瓦中有一模瓦为内卸瓦,该内卸瓦在组合模面段的径向截面上为楔形,其外壁的长度小于其内壁的长度;所述支撑压板中心向端座穿设连接螺钉,以此端座和支撑压板将组合模面段的至少三块模瓦夹持固定。
上述技术方案中的有关内容解释如下:
1、上述方案中,所述端座朝向组合模面段的接合面上设有定位凸台,支撑压板朝向组合模面段的接合面上也设有定位凸台,所述组合模面段的至少三块模瓦的两端各与这两定位凸台外周接触配合定位。进一步较佳方案是:所述定位凸台为圆锥形凸台,所述组合模面段的至少三块模瓦上对应设内锥面,以内锥面与定位凸台的外周接触配合。
2、上述方案中,所述端座外周上套设绝缘层。
3、上述方案中,所述“端座”意为芯模端部上供连接的座体,在使用时它与电机轴联接,同时供接电源负极。
4、上述方案中,所述“所述组合模面段为圆筒状,它由至少三块模瓦在周向上拼合构成,所述至少三块模瓦中有一模瓦为内卸瓦,该内卸瓦在组合模面段的径向截面上为楔形,其外壁的长度小于其内壁的长度;”意为:组合模面段可由三块及三块以上的模瓦构成,这些模瓦中至少有一模瓦为内卸瓦。当组合模面段由三块模瓦构成时,这些模瓦中有一块为内卸瓦;而当组合模面段由四块的模瓦构成时,这些模瓦中可以有一块为内卸瓦,也可相间隔的两块为内卸瓦。所谓内卸瓦就是在组合模面段的径向截面上为楔形外窄内宽的瓦片,在拆卸时它可向筒形中心缩进取出。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
本实用新型组合式芯模在利用电铸技术制备壁厚极薄的套类零件时能很好地实现脱模,不会导致工件产生变形,可以确保加工质量。通过更换不同外径的组合模面段,可以制备不同内径的薄壁套类零件,使加工范围更为广泛。并且,本实用新型芯模结构简单,成本低廉,容易制造,操作灵活方便,在使用过程中没有磨损,使用寿命长。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主视示意图;
附图2为附图1的A-A向剖视图;
附图3为附图1的B向示意图。
以上附图中:1、端座;2、组合模面段;3、支撑压板;4、模瓦;5、内卸瓦;6、连接螺钉;7、定位凸台;8、绝缘层;9、电铸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参见附图1~附图3所示,一种用于电铸套类零件的组合式芯模,该芯模在轴向上依次由端座1、组合模面段2以及支撑压板3三段组成,所述组合模面段2为圆筒状,它由四块(至少三块)模瓦4在周向上拼合构成,所述四块模瓦4中有一模瓦为内卸瓦5,该内卸瓦5在组合模面段的径向截面上为楔形,其外壁的长度小于其内壁的长度。所述支撑压板3中心向端座1穿设连接螺钉6,以此端座1和支撑压板3将组合模面段的至少三块模瓦4夹持固定。
所述端座1朝向组合模面段2的接合面上设有圆锥形的定位凸台7,支撑压板3朝向组合模面段2的接合面上也设有圆锥形的定位凸台7,所述组合模面段的四块模瓦4的两端设有内圆锥面,与两定位凸台7外周以锥面接触配合定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市职业大学,未经苏州市职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28273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阴极移动限位架
- 下一篇:粉末冶金制品连续水蒸气处理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