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换热器有效
申请号: | 200920282633.0 | 申请日: | 2009-12-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75743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9-08 |
发明(设计)人: | 徐佩雄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永盛包装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8F9/02 | 分类号: | F28F9/02 |
代理公司: | 常州市科谊专利代理事务所 32225 | 代理人: | 侯雁 |
地址: | 213025 江苏省常***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换热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换热器,特别涉及一种用于烘箱中的换热器。
背景技术
换热器是将热流体的部分热量传递给冷流体的一种装置,换热器结构型式多种多样,其中有一种用于对幅状材料表面液态涂层进行干燥的烘箱中的换热器,这种换热器它包括有左右两个壳体,还包括有换热管,每个壳体内部形成一个中空贯通的腔体,换热管设置在左右两个壳体之间,且换热管两端分别与左右两侧的壳体相连通,在壳体上还设置有热介质进口和热介质出口以及冷凝口,热源中的热介质从一侧壳体进入它中空的腔体内,通过换热管流入另一侧壳体中空的腔体中,从而完成热交换。现有的这种换热器存在着如下缺陷:由于壳体内部为一中空贯通的腔体,因此当热源中的热介质从热介质进口进入一侧壳体腔体内后,直接通过换热管进入到另一侧壳体的腔体内,这样就造成上面换热管和下面的换热管换热不均匀,换热效率低,造成热源的热介质通过换热器并未得到充分释放,造成的热能的严重浪费。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换热均匀、换热效率高的换热器。
实现上述目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换热器,包括有左壳体、右壳体、换热管、热介质进口、热介质出口,换热管设置在左壳体和右壳体之间,且换热管两端分别与左壳体和右壳体相连通,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左壳体内设置有左隔板,右壳体内设置有右隔板。
进一步,所述的左隔板有两块,上面一块左隔板和下面一块左隔板将左壳体内分成三个区域,上面一块左隔板的上面区域为a’,下面一块左隔板左面区域为c’,下面一块左隔板右面区域为b’;所述的右隔板有两块,上面一块右隔板和下面一块右隔板将右壳体内分成三个区域,右隔板上面区域为a,右隔板下面区域为c,右隔板和右隔板之间区域为b。
进一步,所述的热介质进口设置在右壳体上面,热介质进口与a相通,热介质出口设置在左壳体上面,热介质出口与c’相通。
进一步,所述的a与a’相通,a’与b相通,b与b’相通,b’与c相通,c与c’相通。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具有很多好处:换热均匀、换热效率高。由于本实用新型在原有换热器结构基础上进行了改进创新,将左壳体和右壳体中均增加了隔板,这些隔板起到了导流和强制回流的作用,通过隔板将原有全部贯通只有一个腔的左壳体分隔成多个腔,通过隔板将原有全部贯通只有一个腔的右壳体也分隔成多个腔,每个腔和部分换热管相连接,这种结构一改现有结构中热介质在左壳体、换热管、右壳体三者之间直接行走的路线,变成本实用新型热介质在左壳体、换热管、右壳体三者之间蛇形的行走路线,这样就增加热介质回流数,加长了热介质在换热管内的停留时间,增加了换热管流经的换热管数,因此本实用新型换热均匀,提高了换热能力,换热效率高,热量损失小,使热量充分释放出来,大大地节约了能源。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的A-A剖视图;
图4为图1的B-B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1至图4所示,一种换热器,包括有左壳体1、右壳体2、换热管3、热介质进口4、热介质出口5,左壳体1内部形成一个中空贯通的腔体,右壳体1内部也形成一个中空贯通的腔体,换热管3固接在左壳体1和右壳体2之间,且换热管3两端分别与左壳体1和右壳体2相连通,换热管3外装有散热片6,所述的左壳体1内设置有左隔板7,右壳体2内设置有右隔板8。左隔板7有两块,上面一块左隔板7-1和下面一块左隔板7-2将左壳体1内分成三个区域,上面一块左隔板7-1的上面区域为a’,下面一块左隔板7-2左面区域为c’,下面一块左隔板7-2右面区域为b’;右隔板8有两块,上面一块右隔板8-1和下面一块右隔板8-2将右壳体1内分成三个区域,右隔板8-1上面区域为a,右隔板8-2下面区域为c,右隔板8-1和右隔板8-2之间区域为b。热介质进口4设置在右壳体2上面,热介质进口4与a相通,热介质出口5设置在左壳体1上面,热介质出口5与c’相通。a与a’相通,a’与b相通,b与b’相通,b’与c相通,c与c’相通。这样热介质从热介质进口4进入后,经a、a’、b、b’、c、c’后到达热介质出口5,从而形成蛇形行走路线。
除上述实施例外,本实用新型还可根据热介质的不同来设置热介质进口4和热介质出口5的位置,左隔板7和右隔板8的数量、形状也均可根据需要设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永盛包装有限公司,未经常州永盛包装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28263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上轴前套专用量具
- 下一篇:烧结点火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