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锤式再碎机的转子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0920282493.7 | 申请日: | 2009-12-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92474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9-29 |
发明(设计)人: | 沈毅;洪伟坚;王雯雯 | 申请(专利权)人: | 镇江中福马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7L11/06 | 分类号: | B27L11/06;D21B1/06;B02C13/28 |
代理公司: | 南京知识律师事务所 32207 | 代理人: | 汪旭东 |
地址: | 212016 江苏省镇江市学***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锤式再碎机 转子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人造板或造纸行业中对树皮进行破碎处理的锤式再碎机,尤其涉及锤式再碎机的转子结构。
背景技术
破碎树皮用的锤式再碎机中,转子是锤式再碎机的关键部件,要将韧性强、纤维长的树皮进行破碎,再碎机的转子结构非常重要。目前,再碎机的转子结构是将相邻两组击碎锤头交错分布来提高树皮的打碎率,减少未打碎就进入筛网的树皮,但在实际使用过程中这种转子结构存在的缺陷是:
1、在每组相邻的锤头之间存在一段没有锤头通过的区域,造成树皮的一些棒状物料不能完全被打碎,卡在筛网和转子之间,无法通过筛网,造成堵料或闷车。
2、锤头绕销轴自由旋转,一些较硬物料不能在锤头离心力的作用下被破碎。同时,由于转子是高速旋转的较大质量的转动件,锤头的偏摆会影响到转子的动平衡,引起振动。
3、锤头主要以锤击的方式对物料进行破碎,在处理树皮等韧性较好的原料时,原料经常未被完全破碎,造成缠绕。
4、锤头为整体结构,一旦锤头磨损后必须整体更换。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在破碎各种树皮时都有较好的适应性的、能减少设备故障和损坏的锤式再碎机的转子结构。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转子的主轴两端各固定一个端面圆盘,在两端面圆盘之间固定中间圆盘,沿中间圆盘的圆周方向和轴向均交错设置大锤头和小锤头,大锤头和小锤头与中间圆盘固定成为一个整体;大锤头的端部固定设置大锤片,小锤头的端部固定设置小锤片。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转子上的大锤头在轴向和周向上交错分布,使原料在受到锤击时分段接触,减小了冲击载荷。
2、转子上的小锤头与大锤头交替排列,使得转子在轴向长度上全部分布有锤头,既可以避免树皮等软性物料缠绕在轴上。同时也可以防止未打碎的物料进入筛网。
3、锤片通过螺栓连接在锤头上,当锤片磨损时,只需旋转角度继续使用或更换新锤片,节省用户的使用成本。
4、锤头固定在转子上,锤头之间无相对运动,动平衡保持相对稳定,设备精度不易破坏。
5、转子的锤头在整个切削长度上均有分布,没有切削死角。锤头和转子固为一体,切削部分采用螺栓连接,磨损后可以更换。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的立体图;
图2是图1的端面主视图;
图中:1.主轴;2.端面圆盘;3.中间圆盘;4.大锤头;5.小锤头;6.大锤片;7.螺钉;8.小锤片;9.键;10.螺杆。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在转子的主轴1两端各固定一个端面圆盘2,在两个端面圆盘2之间固定中间圆盘3,端面圆盘2和中间圆盘3与主轴1之间均通过连接的键9传递扭矩,在端面圆盘2和中间圆盘3之间安装螺杆10,通过螺杆10将两者紧固,以防止端面圆盘2和中间圆盘3的轴向移动。在转子的圆周方向,在中间圆盘3上交错设置大锤头4和小锤头5,在中间圆盘3的轴向也交错设置大锤头4和小锤头5,可减小切削时的冲击载荷。大锤头4和小锤头5与中间圆盘3固定成为一个整体,这种结构使大锤头4和小锤头5在切削过程中不会发生转动,避免了原料切不断或锤头反弹,减小了设备的振动。
如图2所示,在大锤头4的端部具有大锤片6,用螺钉7将大锤头4和大锤片6固定连接。在小锤头5的端部具有小锤片8,也用相同的螺钉7将小锤头5和小锤片8固定连接。当大锤片6或小锤片8的刃角变钝时,可将锤片重新调整以旋转角度继续使用,直到锤片的切削刃磨损后再将大锤片6或小锤片8更换,可节约的成本。更换锤片时,只需将螺栓7拧下,操作简单方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镇江中福马机械有限公司,未经镇江中福马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28249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干混砂浆生产设备用搅拌机
- 下一篇:带集废功能的平面模切机模切部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