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废油收集及控制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920280145.6 | 申请日: | 2009-12-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86888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9-22 |
发明(设计)人: | 朱宇翔;张俊彦 | 申请(专利权)人: | 济南一机床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Q11/12 | 分类号: | B23Q11/12;F16N31/00 |
代理公司: | 济南诚智商标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7105 | 代理人: | 王汝银 |
地址: | 250021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废油 收集 控制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机床附件,具体是一种可以在加工中心或数控机床上使用的废油收集及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在机械行业中,我们都知道,在机床运行过程中,各运动部位需要不断地用润滑油进行润滑,目前,对于机床润滑产生的废油,通常通过设在机床内的废油池积存后再人工排放,工作效率低,并需要停机操作,而且有些部位操作很困难。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废油收集及控制装置,可以在机床上特别在加工中心或数控机床上使用,不需停机操作,即可对机床任意部位自动进行废油收集。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该废油收集及控制装置,包括气源,气动三联件;气动三联件的一端通过管接头与气源相接,另一端通过阀连接一液体引射器的工作流体入口端,所述液体引射器的负压端口连接吸油管,吸油管的进油端置于机床废油池内;液体引射器的输出端连接排油管,与该排油管的出油端对应设置有废油收集盒。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的技术方案:
在该废油收集及控制装置中,所述阀为电磁阀。
更进一步的:所述电磁阀与气动三联件之间通过阀岛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装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在不停机状态随时自动进行废油收集,避免了人工手动定期排放废油的繁琐工作,大大地减轻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更重要的是此装置可方便地用于机床及其他机械运动部件不易进行废油收集的部位,只需将吸油管引到收集的部位即可,可靠的保证了机床绿色环保运行的要求。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描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原理示意图;
图中:1气源,2管接头,3气动三联件,4阀岛,5电磁换向阀,6液体引射器,61工作流体入口端,62负压端口,63输出端,7吸油管,8排油管,9废油收集盒,10机床废油池。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该废油收集及控制装置,包括气源1,气动三联件3;气动三联件3的一端通过管接头2与气源1相接,气动三联件3的另一端通过阀岛4、电磁换向阀5连接液体引射器6的工作流体入口端61,所述液体引射器6的负压端口62连接吸油管7,吸油管7的进油端置于机床废油池10内;液体引射器6的输出端63连接排油管8,与该排油管8的出油端对应设置有废油收集盒9。
其中,吸油管7、排油管8均为PU管。液体引射器6选用日本SMC公司的INO-3971-77-4型号产品。
工作时,气源1经过气动三联件3过滤,再由电磁换向阀5接通,提供给液体引射器6的工作流体入口端61一个正气压,同时在液体引射器6负压端口62形成一个负气压,从而通过吸油管7将机床废油池10中的废油吸出,并由液体引射器6的输出端63通过排油管8排放到废油收集盒9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济南一机床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济南一机床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28014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圆形刀片的开锋装置
- 下一篇:三轴机床子午线轮胎活络模具加工的工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