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柔性扁平电缆连接器无效
申请号: | 200920279985.0 | 申请日: | 2009-12-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49662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8-11 |
发明(设计)人: | 马光;张振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捷联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2/24 | 分类号: | H01R12/24;H01R12/28 |
代理公司: | 福州元创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100 | 代理人: | 蔡学俊 |
地址: | 350301 福建省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柔性 扁平 电缆 连接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连接器,特别涉及一种柔性扁平电缆连接器。
背景技术
FFC扁平电缆线在电子工业中应用很广,柔性扁平电缆必须配合相应的连接器才能进行电信号的传输。现有的扁平电缆连接器主要由接触电极、连接座、锁紧压扣和定位焊脚构成,根据不同的规格要求,规定数量的接触电极依次排列固定在连接座内。接触电极的数量和间距与所配备的扁平电缆内电缆线的数目与间距一致,对于小间距,特别是间距小于1.0Pitch的柔性扁平电缆,其引出焊脚的在焊接过程易出现短路的问题,在焊接工艺上难于控制。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柔性扁平电缆连接器,该产品针对上述问题,将焊脚进行折弯使其伸出座体的部分,即焊点部分的间距大于内侧端接触电极的间距,可有效防止在焊接过程中出现的短路。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在于:一种柔性扁平电缆连接器,包括用于与电路板相连接的连接座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座体两侧设有两排相互交错的电缆电极接头,所述各电缆电极接头的内侧端位于同一直线上,外侧端伸出座体用作与电路板相连接的焊脚,所述电极接头的内侧端上侧设有扣压板,以实现插入的柔性扁平电缆的连接端与电极接头的内侧端一一对应接触定位。
两相邻电缆电极接头内侧端间距小于外侧端两相邻焊脚的间距。
所述扣压板为铰接于连接座上的翻盖或推拉式扣压板。
所述连接座体下侧设有用于隔开各电缆电极接头内侧端的栅板,用于防止电极接头接触短路。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本实用新型通过电极焊脚部位的折弯及将原一排的接触电极改为双向对排,使得焊点部位焊脚的间距大于接触电极部位的间距,可改善小间距扁平电缆在使用时的局限性,有效防止由于间距过密而导致的意外短路。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柔性扁平电缆连接器,包括用于与电路板相连接的连接座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座体两侧设有两排相互交错的电缆电极接头2,所述各电缆电极接头的内侧端位于同一直线上,外侧端伸出座体用作与电路板相连接的焊脚3,所述电极接头的内侧端上侧设有扣压板4,以实现插入的柔性扁平电缆的连接端与电极接头的内侧端一一对应接触定位。
为了确保使用小间距柔性扁平电缆时,不会因接触点过密而使焊脚密集导致短路,两相邻电缆电极接头内侧端间距小于外侧端两相邻焊脚的间距。
为了将与接触电极接触导通的柔性扁平电缆固定,所述扣压板为铰接于连接座上的翻盖或推拉式扣压板。
所述连接座体下侧设有用于隔开各电缆电极接头内侧端的栅板5,用于防止电极接头接触短路。
在制造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柔性扁平电缆连接器时,首先按所需间距冲压出电极,电极为两排交错排列,使相邻两电极之间的距离等于所配扁平电缆内缆线的间距,由于电极交错排列,使每一侧的伸出焊脚部分的间距等于两相邻电极间距的两倍,然后再通过折弯进一步增大两相邻焊脚之间的间距;将冲压完成后的电极放入注塑模具中,将连接座体与电极整体注塑成型。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柔性扁平电缆连接器,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生产成本低,能有效解决小间距柔性扁平电缆在使用上的限制,具有良好的市场应用前景。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做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实用新型的涵盖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捷联电子有限公司,未经福建捷联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27998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热模压式木塑节能防火装饰一体板
- 下一篇:新型防臭地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