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沉箱顶升出运台车用胶囊有效
申请号: | 200920278999.0 | 申请日: | 2009-11-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54030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8-18 |
发明(设计)人: | 刘德进;张宝昌;曲俐俐;陆连洲;张祚森;刘庆凯;赵建明;付大伟;范新堂;马淑文;史修章;于洪明;王天增;韩先良;稽焕晓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交一航局第二工程有限公司;青岛橡胶制品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23/00 | 分类号: | E02D2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6071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沉箱 顶升出运 台车 胶囊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顶升沉箱的出运装置,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安装在出运沉箱的台车内,用于对沉箱进行顶升操作的充水胶囊。
背景技术
沉箱是海上建筑物所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例如海上直立式防波堤,港口码头等,在进行施工作业时,都需要在施工位置首先放置沉箱,然后再在沉箱上进行上部结构的施工。目前,沉箱的生产通常是在陆地上完成,所以需要将沉箱运输到海上的作业位置。现有的沉箱储运方法主要有三种,分别是千斤顶组顶升沉箱、牵引或顶推台车运移工艺;千斤顶台车顶升、运移沉箱工艺;气囊顶升、运移沉箱工艺。这三种工艺虽然也都能完成沉箱的操作,但是大都存在操作复杂、工序繁琐,前期准备工作量大等不足。为此,新提出一种利用胶囊台车出运沉箱的方法,该方法中,在台车上预设一个充水胶囊,胶囊作为顶升部件,对沉箱进行顶升,然后由台车承重,利用轨道上的夹轨器推动台车移动。在这种运输方法当中,胶囊的作用至关重要,由于沉箱的重量大所以对胶囊的要求也就非常的高,现有的普通胶囊无法满足使用需要。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现有胶囊无法满足沉箱顶升工作需要的不足,提供一种具有较强抗压、承重能力的新型沉箱出运台车用顶升胶囊。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沉箱顶升出运台车用胶囊,所述的胶囊由上至下依次包括顶片、边框、底片,以及边框上设置的进水嘴,所述边框呈长方体,但是在其四个端角为减小应力的圆弧过渡,并且顶端和低端均设置有向内部延伸的倒角粘和增强部。
优选的是,所述的顶片由四层胶片粘和而成,底片由两层胶片粘和而成。
优选的是,所述的进水嘴包括一个柱嘴以及套装在柱嘴上的外压合片,所述柱嘴的末端设置一个内压合片和一个出水帽,该出水帽上开有多个出水孔,边框夹在外压合片以及内压合片当中。
优选的是,所述的内外压合片当中柱嘴部位设置有胶片紧固螺片。
优选的是,所述的外压合片的外侧、柱嘴上安装有一个压片紧固螺母。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首先,胶囊的四个顶角为圆弧状的过渡,可以减小胶囊应力,在充水顶升过程中可以防止将胶囊体的撕裂、漏水情况出现;其次,在边框与顶片和底片的粘接处均设置有倒角粘合增强部,进一步的保证胶片之间的粘结牢固度,保证了充水顶升工序的顺利进行;另外,特殊的进水嘴构造与普通胶囊的气嘴或充水嘴相比可以保证充水过程中,胶囊与进水嘴的结合部不会出现撕裂的情况,保证出运工作的正常进行。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的俯视图及剖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的胶囊的局部结构放大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进水嘴部位的局部放大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进水嘴的剖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台车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5所示的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一种沉箱顶升出运台车用胶囊,所述的胶囊由上至下依次包括顶片1、边框2、底片3,以及边框上设置的进水嘴6,所述边框呈长方体,但是在其四个端角为减小应力的圆弧过渡,并且边框的顶端和底端分别设置有向内部延伸的倒角粘和增强部5、4。所述的顶片1由四层胶片粘和而成,底片3由两层胶片粘和而成。所述的进水嘴6包括一个柱嘴1’以及套装在柱嘴上的外压合片4’,所述柱嘴1’的末端设置一个内压合片2’和一个出水帽3’,该出水帽3’上开有多个出水孔,边框2夹在外压合片4’以及内压合片2’当中。内外压合片当中柱嘴部位设置有胶片紧固螺片6’,该紧固螺片6’埋于边框2胶片中,所述的外压合片4’的外侧、柱嘴1上还安装有一个压片紧固螺母5’。
如图5所示,使用时,将胶囊7放置在出运台车的容置腔8内,并通过进水嘴6向胶囊内部注水,实现沉箱顶升操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交一航局第二工程有限公司;青岛橡胶制品有限责任公司,未经中交一航局第二工程有限公司;青岛橡胶制品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27899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池包
- 下一篇:用于处理电子元件的传送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