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油气分离器无效
申请号: | 200920278909.8 | 申请日: | 2009-11-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99080U | 公开(公告)日: | 2010-10-06 |
发明(设计)人: | 陈炜杭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炜杭 |
主分类号: | F01M11/08 | 分类号: | F01M11/08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商泰律师事务所 11255 | 代理人: | 毛燕生 |
地址: | 3213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油气 分离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油气分离器,属于机械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摩托车数量不断增加,摩托车的排放污染物对环境造成的危害也日益严重,因此世界各国各地都先后制定了限制摩托车废气排放的限制标准,目前我国已经发布了摩托车废气排放的限值标准《GB14622-2007摩托车污染物排放限制及测量工况法,中国第III阶段》、《GB18176-2007轻便摩托车污染物排放限制及测量工况法,中国第III阶段》、《GB20998-2007摩托车及轻便摩托车燃油蒸发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
摩托车的排放污染物主要有氮氧化合物、碳氢化合物、一氧化碳、微粒等它们主要通过摩托车排气管排放,将近45%的碳氢化合物和及小数的其它污染物质则由曲轴箱和燃油系统排放。
在上述摩托车排放污染物中,一氧化碳是燃油不完全燃烧的产物,碳氢化合物主要是燃油蒸发及不完全燃烧的产物,由200多种不同的成分构成含有致癌物质。氮氧化合物是在燃烧室高温高压条件下,由氮和氧化合而成,排放到大气后变成氧化氮,其毒性很强,对人类及植物生长均有不良影响,是形成酸雨及光化学烟雾的主要物质之一。主要成分是碳烟,上面附有大量的物质,包含致癌物质,吸入人体后会在肺部长期停留。
为达到摩托车及轻便车的燃油蒸发排放标准,必须安装碳罐,为防止摩托车及轻便摩托车油箱里的汽油流入碳罐,必须在油箱里安装油气分离器,而目前的油气分离器,主要存在以下问题,1.当摩托车倾倒时利用浮子的浮力和钢球的重力、推动浮子和针阀,由于钢球的重量和推力,都非常有限,那么要求浮子和针阀的重量不能太重,浮子上的固定架是用金属制成,比重大、重量重,只能使用较薄材料加工,加工和装配时易变形而且工艺复杂、与油气分离器配件组合难,费工费时而且成本较高;2.浮子体是采用发泡丁腈橡胶材料,因为油气分离器必须安装在油箱里面后,油箱才能焊接、喷漆、烤漆,烤漆的温度在150℃左右,由于发泡丁腈胶材料耐温低只有100℃左右,烤漆过程中发泡丁腈橡胶材料就会产生老化、龟裂;3.是壳体里面的两根导柱对浮子起定位和导向作用,当发生倾倒时,由于浮子与导柱间隙配合,浮子倾斜在导柱上,所以阻力很大,浮子的运动不灵活,得不到正常的密封效果,是浮子由发泡丁腈橡胶材料制成,与壳体内壁接触面积大,在摩托车倾倒时,摩擦阻力大,导致针阀运动不到位,从而使密封性能下降;4.是壳体的进气孔设计很低,当摩托车颠簸振动时,汽油易从进气孔流入壳体内部,油与气得不到很好分离;5.进气孔设计和平衡孔直线相通,在制作模具中出模复杂、寿命短、结构复杂、成本高,出料时平衡孔飞边较多,使平衡孔直接影响通气;6.气管设有Ф8螺纹与螺母连接通气管,结构复杂,成本较高,而在制造检测时螺纹缝隙中泄漏检测不便;7.针阀上的挂钩和与浮子固定及架组立困难,不容易安装到位,并且安装后须检测;8.针阀密封头是使用橡胶制成可改为铝合金和针阀一体加工成型;9.壳体和底座组合高度偏高使油气分离器位置较大,倾到时影响密封效果不佳;10.底座有两个中Ф4.5孔与油箱固定孔组装时很紧,使得不容装配,上述所讲缺点至今尚未有合理的产品面世。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油气分离器存在的上述缺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组立简单合理、使用灵活轻便、密封性能和油气分离效果好的油气分离器。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它包括底座、弹簧、浮子、针阀、壳体,底座中间设有弹簧导柱,底座两边的弹簧导柱上设有出油口,弹簧导柱内装有弹簧,在弹簧上面设有浮子,浮子两边的弹簧导柱上设有出油口,底座和浮子可在任意的一个角度都可以顺利的将油排出去,浮子上罩有壳体,壳体上端设有进气孔,壳体的排气管加工成内螺纹直接安装出气管,浮子中间设有针阀导柱,针阀导柱内装有针阀,针阀下端装有针阀顶推,针阀上端连接油气口通道,弹簧导柱对浮子起到定位作用,保证弹簧受力于浮子的中心,当油位上升到一定的位置,油气分离器不能很好的分离时,由于浮力和弹簧压力的作用推动针阀关闭防止汽油流到碳罐。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设计简单,弹簧代替了钢珠节省了不少成本;在浮子上针阀没有挂钩组立简单、顺手、方便;直接安装出气管使检测更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结构图;
图2为现有技术结构图;
图3为现有技术结构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装配D-D剖面结构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油气正常分离C-C剖面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炜杭,未经陈炜杭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27890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摩托车电喷节气门体
- 下一篇:一种发动机配气机构的传动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