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气动波脱硫脱硝除汞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920278145.2 | 申请日: | 2009-12-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65251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9-01 |
发明(设计)人: | 卢来印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利德衡环保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3/80 | 分类号: | B01D53/80;B01D53/60;B01D53/64 |
代理公司: | 北京清亦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01 | 代理人: | 罗文群 |
地址: | 102308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气动 脱硫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气动波脱硫脱硝除汞装置,属于废气处理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燃煤电站、烧结窑、冶金、化工、建材等领域排放大量的粉尘以及二氧化硫、氮氧化物、重金属等有害物对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目前,大量安装的脱硫脱硝装置对改善我国的大气环境起到了重要作用,而微细粉尘PM10和PM2.5,以及以汞为代表的重金属污染尚无较好的处理技术。现有的废气治理技术处理污染物种类单一,只能处理其中一种污染物,特别是其中的重金属,主要存在于微细粉尘当中,现在的电除尘器、布袋除尘器等干法对微细粉尘的脱除率有限,小于30%,而常规的湿法,如喷淋塔,对微细粉尘的去除率小于8%。因此,这些装置对微细粉尘的去除率是很有限的,也即意味着对废气中的重金属去处率很有限。此外,喷淋塔的液气比很大,运行费用很高,对于我国这样一个发展中国家来说,难于承受。本实用新型发明是我国自主创新和自主知识产权的脱硫、脱硝、除汞装置。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气动波脱硫脱硝除汞装置,集脱硫、脱硝、除汞、除微细粉尘于一体、去除率高、运行费用低、成本低的气动波脱硫脱硝除汞装置。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气动波脱硫脱硝除汞装置,该装置的顶部设有气体出口,装置的中部设有气体入口,气体入口以下为贮浆池,气体入口上方为均气室,气体入口至气体出口之间由下而上依次设有预处理层、分离隔栅、浆液喷淋层和两级除雾器;所述的预处理层由喷嘴和浆液管道组成,喷嘴与浆液管道相连通;所述的分离隔栅上均布有气动波单元,气动波单元由气液分散椎、气动波片和圆形筒体组成,圆形筒体的直径D为150~1000mm,圆形筒体的高度H为100~900mm,气液分散锥为哑铃型,中间为圆柱体,两端为圆锥体,圆形筒体置于圆柱体的中间,圆柱体直径d1为60~500mm,圆锥体直径d2为100~800mm,锥角a为30~75°,气液分散锥高度h为250~480mm,气动波片为平版型或正弦曲线型,与圆柱体和圆形筒体焊接,与圆柱体的轴向角度b为20~60°;所述的浆液喷淋层由喷嘴和浆液管道组成,喷嘴与浆液管相连通。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气动波脱硫脱硝除汞装置,其优点是:
1、本实用新型集脱硫脱硝除汞除微细粉尘于一体,脱硫效率大于95%,微细粉尘PM10和PM2.5去处除率分别大于95%和85%,除汞效率大于80%。
2、本实用新型采用局部高流速设计,提高了塔内气流速度,从而使本实用新型的截面积较小、体积小、成本降低。
3、本实用新型的液气比小,相比现有技术的液气比L/G=12~26,本实用新型的液气比L/G仅为3~10,大大减少了动力消耗,节能效果显著。
4、本实用新型利用气动波单元产生的乳化层,增加了掺混强度和浆液停留时间,提高了污染物的去除率。
5、本实用新型对喷嘴的粒径分布要求低,自由畅通孔径大,减少了堵塞的可能性,延长了喷嘴的使用寿命。
6、本实用新型无运动零、部件,提高了运行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气动波脱硫脱硝除汞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装置中气动波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的A向剖面图。
图4为气动波单元中圆形筒体的展开示意图。
图5为本装置中预处理层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装置中浆液喷淋层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装置中分离隔栅的结构示意图。
图1-图7中,1是贮浆池,2是均气室,3是分离隔栅,4是气动波单元,5是浆液喷淋层,6是两级除雾器,7是气液分散椎,8是气动波片,9是圆形筒体,10是喷嘴,11是浆液管道,12是喷嘴,13是浆液管道,14是预处理层。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利德衡环保工程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利德衡环保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27814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便携式水瓶
- 下一篇:一种具有双容腔的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