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自动切除废料的注塑模具无效
申请号: | 200920274501.3 | 申请日: | 2009-12-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04267U | 公开(公告)日: | 2010-10-13 |
发明(设计)人: | 吴晓东;庄锦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旭通达模具塑胶有限公司;深圳康佳精密模具制造有限公司;东莞康佳模具塑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5/26 | 分类号: | B29C45/26;B29C45/38;B29C45/17 |
代理公司: | 北京轻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12 | 代理人: | 张永忠 |
地址: | 523685***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动 切除 废料 注塑 模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模具,特别涉及一种自动切除废料的注塑模具。
背景技术
目前装饰性产品或消费性电子产品,大部分要依靠模具成型;尤其,随着现代电子业的发展,各式各样的产品壳体都需要模具成型,模具的作用亦更显重要,同时,模具的优化设计及相关工艺的改善也成为模具行业追求的更高目标。
现有注塑产品的成型生产中,经过模具成型后的产品一般都带有浇道料头,该浇道料头为开模时残留在浇道内的熔融的塑料连着模具型腔内的成型品而形成,该浇道料头一般需经后加工制程去除,工作人员将该带有浇道料头的产品置于治具上,经过操作该治具以去除浇道料头,浇道料头去除后,一般会在该去除边沿形成毛边,工作人员还需修整以去除毛边,去除毛边后,产品再经过检视后包装。如此产品后加工制程工序繁多,既需较多的人力,又需有专门为去除浇道料头而设计的治具,且还常会出现在去料头时治具损坏产品的现象。
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设备,以克服现有技术中对于注塑模具成型产品后再需二次加工制程工序繁多及劳动强度大等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注塑模具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减轻工作人员劳动强度、工序少且生产效率高的自动切除废料的注塑模具。
本实用新型为实现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自动切除废料的注塑模具,其包括一模座及一设置在该模座上的模芯,于该模座对应所述模芯的浇料口处设有一切料装置,并于该切料装置后方设置一可驱动其进行切料动作的驱动装置。
所述的切料装置包括一滑块及一头部呈刀刃状的切刀镶件,该切刀镶件上端伸入所述模芯的浇料道内侧,下端设有一横截面呈一“T”字形的斜向滑槽,并于所述滑块前端设有与该斜向滑槽相配合的,横截面呈一“T”字形的倾斜凸台,所述切刀镶件通过斜向滑槽垂直设置在该滑块的倾斜凸台上,且能随所述滑块前后滑动而相应地上下运动。
所述驱动装置包括一支板及一固定在该支板上的微型油缸,所述微型油缸的驱动杆与所述滑块连接,于所述模座对应该滑块后侧面的位置上设有一可该控制该微型油缸工作的电子行程开关。
其还包括一顶针,该顶针一端为楔形,且贯穿所述模座伸入所述模芯的浇料道,并于所述滑块上设有可让该顶杆穿过的长条形通孔,该长条形通孔的长度略大于所述滑块的推进行程。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在浇料口处设有切料装置及驱动装置,能自动于产品成型时将料头去除使成型后的产品不带有浇道料头,提高了生产效率,自动化程度高,劳动强度小,减少了后加工制程中的工序,在节省大量的人力物力的同时,且保证产品质量。
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中切料装置和驱动装置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见图1、图2和图3,本实用新型一种自动切除废料的注塑模具,其包括一模座2及一设置在该模座2上的模芯1,于该模座2对应所述模芯1的浇料口11处上设有一切料装置3,并于该切料装置3后方设置一可驱动其进行切料动作的驱动装置4。所述驱动装置4包括一支板41及一固定在该支板41上的微型油缸42,微型油缸42的驱动杆421与所述滑块31连接,于所述模座2对应该滑块31后侧面的位置上设有一可该控制该微型油缸42工作的电子行程开关43。其它实施例中,该微型油缸42可为其它驱动装置4,如气缸、油压机等;所述的切料装置3包括一滑块31及一头部呈刀刃状的切刀镶件32,该切刀镶件上端伸入所述模芯1的浇料道内侧,下端设有一横截面呈一“T”字形的斜向滑槽321,并于所述滑块31前端设有与该斜向滑槽321相配合的,横截面呈一“T”字形的倾斜凸台311,所述切刀镶件32通过斜向滑槽321垂直设置在该滑块31的倾斜凸台311上,并能随所述滑块31滑动而相应地上下运动。其还包括一可将浇道料头顶出的顶杆5,该顶杆5一端为楔形,且贯穿所述模座2伸入所述模芯1的浇料道,并于所述滑块31上设有可让该顶杆5穿过的长条形通孔,该长条形通孔的长度略大于所述滑块31的推进行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旭通达模具塑胶有限公司;深圳康佳精密模具制造有限公司;东莞康佳模具塑胶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旭通达模具塑胶有限公司;深圳康佳精密模具制造有限公司;东莞康佳模具塑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27450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