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美容美肤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920266674.0 | 申请日: | 2009-12-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86327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9-22 |
发明(设计)人: | 张聪章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聪章 |
主分类号: | A61N1/30 | 分类号: | A61N1/30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平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1239 | 代理人: | 孙刚 |
地址: | 中国台湾台北市士林***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美容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有关一种美容美肤装置,特别是指利用具导电特性的刷片,或直径在0.5mm以上的导电刷毛,经由电连接传导微弱电流,于人体皮肤表面移动时,带出沉积在皮肤细胞内的杂质、油脂,并且能用以激发美容液的活性,进而美化皮肤。
背景技术
随着美容产品的发展,美容配方不断被推陈出新,而随着生物科技的进步,维他命C被发现具有很强抗氧化作用,而得以利用维他命C进行美白、去除皱纹。
维他命C又称为抗坏血酸,跟我们体内胶原蛋白的制造有关,但由于人体经由肠道吸收的维他命C只有约百分之七会被皮肤所利用,美容医学乃发展出外用的维他命C保养品,而且为了提高维他命C的吸收,业界更开发出利用超音波震荡的原理的超音波导入,或者利用电性相斥的原理藉由带电的电极棒,利用电极棒沿着美容液涂抹的位置移动,使美容液因带电性而活化,进而渗入皮肤。
惟,上述不论是藉由超音波或电极结构于皮肤上进行导入、导出来进行美容美白作业,在使用时,由于以坚硬的金属材质传导电极,容易使被美容者感到不舒服的接触感,进而引发美容作业过程的不愉快。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人乃针对该些缺失研究改进之道,经长时间研究终有本实用新型产生。
发明内容
因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美容美肤装置,其能够使被美容者感到舒服,且更加易于操作和安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美容美肤装置,其中该装置设有一由导电胶材料制成的导电刷片,该导电刷片具有连接至电力源以导入电力使该导电刷片沿着皮肤表层移动时导入微弱电力至皮肤表层细胞进而对皮肤表层进行清洁美容的一端。
其中,所述导电刷片设有多个开岔,而形成多个尾部分别独立弯曲的刷片单元。
其中,所述导电刷片为导电橡胶制成,且为尾端尖细的尖锥状。
其中,所述导电刷片的上端经一电传导握杆连接至电力源。
其中,所述电传导握杆的外部绝缘,内部设有金属管,金属管的下端和导电刷片组接,金属管的上端藉通电电极连接至电力源。
其中,所述导电刷片的上端藉螺杆部和电传导握杆的金属管旋接。
其中,所述导电刷片和电传导握杆之间设有金属座。
其中,所述导电刷片为多个直径0.5mm以上的导电刷毛。
通过上述结构,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美容美肤装置利用具导电性的弹性刷片来接触皮肤表层,使离子导入导出过程在柔软舒适的接触状态下完成,使美容过程更加舒服,同时也可使用软性且直径在0.5mm以上的导电性刷毛来进行皮肤的接触导出,更加容易操作,且不会让被美容者产生不快或不舒服感。
至于本实用新型的详细构造、应用原理、作用与功效,则参照下列依附图所作的说明即可得到完全的了解。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分解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分解剖面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导电刷片的动作示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组合立体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导电刷片的第二实施例剖面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导电刷片的第三实施例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美容美肤装置,如图1、2所示,包括一导电刷片100及一电传导握杆200;其中,所述导电刷片100由硅橡胶等具导电特性材料所制成,其为软胶质弹性,而可贴附于人体皮肤表面,该导电刷片100的上端部101为块状体,以便组接至一金属连接座300,该金属连接座300的上端为一旋接组合用的螺杆301;
如图所示,该电传导握杆200,其外表面为绝缘材料制成,可提供使用者安全握持,其内部设有具传导电性的金属管201,该金属管201下端设有螺孔202,以提供导电刷片100的上方螺杆301予以旋接组合,该金属管201的上方末端并设有插孔203,以提供一通电电极400插入,通电电极400的两侧设置有簧片401,使其得以迫紧的型式插入插孔203后固定,进而将微弱电力稳定传导至导电刷片10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聪章,未经张聪章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26667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