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在线清洗催化粒的废水处理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920263896.7 | 申请日: | 2009-11-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38699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8-04 |
发明(设计)人: | 陈卫国;陈超举;陈剑鹏;张玉霞;朱锡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山大学 |
主分类号: | C02F1/46 | 分类号: | C02F1/46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禹小明 |
地址: | 510145 ***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在线 清洗 催化 废水处理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废水处理领域,具体涉一种废水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催化氧化方法是废水处理中常用的一种方法。尤其是电催化氧化废水处理具有氧化还原、凝聚、气浮、杀菌消毒和吸附等多种功能,并具有设备体积小、占地面积少、操作简单灵活,可以去除多种污染物,同时还可以回收废水中的贵重金属等优点,近年已广泛应用于处理电镀废水、化工废水、印染废水、制药废水、制革废水、造纸黑液等场合。在催化氧化处理废水的过程中,需要使用催化粒,以提升废水处理效率。
电极催化氧化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废水处理方法,由于其有机物的降解有很好的效果,不易产生毒害中间产物,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二维反应器有效电极面积小,传质效率不高,而在工业生产中,要求有高度电机反应速率,需要提高反应器单位体积的有效反应面积,从而提高传质效果和电流效率,尤其是对于低浓度体系。三维电极的诞生,正是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所谓三维电极,是在原有的二级电极之间,装填粒状或其他屑状工作电极材料,致使装填材料电极表面带电,在工作电极材料表面发生电化学反应。由于其面积比较大,物质传质得以极大改善,单位时空产率和电流效率均得以极大提高,尤其对低电导率废水,其优势更是明显。三维电极可分为以下几类:①单极性电极粒子是导电的,在反应器内离子之间需以膜隔开;②复极性电极复极性电极的粒子在高梯度电场的作用下复极化,形成复极粒子,为了尽可能使每个颗粒都复极化,粒子之间应是不导电的,通常可加入一定比例密度多孔电极相近的绝缘材料来做到这一点;③多孔电极这是另一种形式的三维电极,溶液在孔道内流动,其目的也是增大单位体积的有效反应面积,改善传质过程。从工程角度出发,三维电极更具竞争力。
目前,三维电极催化氧化废水的方法和装置正在得到不断的改进。专利装填粒状或其他屑状工作电极材料,致使装填材料电极表面带电,在工作电极材料表面发生电化学反应。CN03224998.5《三维电极催化氧化法连续处理有机废水装置》,从三维电极的原理出发,在两个主电极之间的粒子电极含过渡金属氧化物作电催化剂粒子。当待处理废水通过时,在一定的操作条件下(即一定的直流电压、空气流速等),装置内便会产生一定浓度初生态H2O2,并迅速分解为具强氧化性的羟基自由基(·OH)和新生态的混凝剂,废水中的有机物便会发生诸如催化氧化分解、混凝、吸附等作用而迅速被去除。由于羟基自由基具有极强的氧化性,有机污染物往往会被直接氧化为CO2和H2O。三维电极催化技术用于有机废水的处理时,具有广谱性,高效,快速,污泥量极少,不产生二次污染,同时具有除臭灭菌等功能,其应用前景广阔。
尽管电催化装置在废水处理领域的的应用广泛,发展迅猛,但是目前的电催化装置仍然存在着较大的缺陷,比如,在连续处理高浓度有机废水时,由于没有在线清洗电催化料粒的功能,极易出现电催化料粒堵塞,最终出现有机物处理效率大幅度下降的明显缺陷。如何使催化粒在装置运行过程中始终保持高催化活性,成为这一领域面临的一大难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具有在线清洗催化料粒功能的,可实现连续高效电催化氧化处理有机废水的装置。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上述目的。
一种在线清洗催化粒的废水处理装置,包括催化池,催化池内部有多个催化粒,其特征在于:所述催化池内部设有催化粒清洗装置,把催化池分为反应区间和清洗区间;所述的催化粒清洗装置还设有循环设备,催化粒通过循环设备在催化池的反应区间和清洗区间之间循环流动。
催化粒清洗装置包括位于催化池内部上端的洗料器,洗料器中设有隔板,将洗料器内部分隔为内围的清洗区域和外围的排污区域。清洗区域是催化粒停留及被清洗的区域,其底部有落料口,已使经过清洁的催化粒可以重新落入催化池的反应区间;排污区域是经过清洗从催化粒上脱离出来的污物排经的区域,其底部有排污口,将污物排出催化池外部。
催化粒清洗装置还包括有提料管,提料管从催化池底部一直延伸到所述洗料器内部的清洗区域。提料管还连接有气提器。压缩空气通过气提器的射流喷嘴射入提料管,将催化池底部的脏的催化粒提升到提料管顶部出口,在提料管内料粒与水强烈混合,料粒得到一次清洗,然后落入洗料器,进入洗料器中的催化粒还可进行二次清洗过程。
连接提料管的气提器、提料管、洗料器及洗料器中的落料口共同组成了催化池中的循环设备,使得催化粒在反应区间和清洗区间之间循环流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山大学,未经中山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26389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