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涵道风扇叶尖间隙涡流抑制结构无效
申请号: | 200920260614.8 | 申请日: | 2009-11-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06315U | 公开(公告)日: | 2010-10-13 |
发明(设计)人: | 许群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蓝岱科技有限公司;许群伟 |
主分类号: | F04D29/66 | 分类号: | F04D29/66;F04D29/52;F04D29/38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康弘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47 | 代理人: | 胡朝阳;孙洁敏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风扇 叶尖 间隙 涡流 抑制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轴流涵道风扇,尤其涉及涵道风扇的桨叶与涵道。
背景技术
涵道风扇又称涵道螺旋桨,它是一种轴向流体推进装置。因为其动力效率高,故常作为模型飞机动力及模型车船等玩具模型的动力及通风用途的涵道。涵道风扇的螺旋桨桨叶的叶尖部(桨叶外边缘)与涵道的内壁都需要预留一定的空隙,这样就会增加叶尖间隙涡流带来的阻力(叶尖涡阻),所以为了提高扇叶的效能,应尽可能的减小叶尖间隙以减小叶尖涡阻。理论上叶尖间隙为‘0’涡阻趋向最小。现有的涵道结构和材料限制叶尖间隙不可以做得很小,因为即使当间隙做小后,桨叶在高速旋转时难免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晃动,这将造成了叶尖与内壁的碰撞而使叶尖的外延部分整体被削去,从而使叶尖间隙增大,同样无法减小涡阻。
由于桨叶高速旋转时难免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晃动是无法完全避免的,要让叶尖间隙减小到‘0’需要在材料或结构上寻求突破。材料的改善需要考虑成本和现有加工条件限制,一般很难有所突破。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减小叶尖与涵道间叶尖涡阻问题,提供一种涵道风扇叶尖间隙涡流抑制结构,通过结构上的改进有效减小叶尖涡阻。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涵道风扇叶尖间隙涡流抑制结构,包括螺旋桨和涵道,所述涵道内侧设有环绕其内壁的涡流抑制齿,所述螺旋桨桨叶的叶尖端与涡流抑制齿的边端靠齐。即螺旋桨在旋转时桨叶的叶尖端始终与涡流抑制齿靠齐。
所述涡流抑制齿纵切面可以是呈间隔排布的多个矩形凸起。
所述涡流抑制齿纵切面可以是呈间隔或依次排布的多个三角形凸起。
所述涡流抑制齿纵切面可以是呈间隔排布的多个梯形凸起。
所述涡流抑制齿纵切面还可以是其他不规则曲线凸起等。
在前面所有方案中,所述涡流抑制齿设置总长度等于或小于桨叶的横向高度。且叶尖与涡流抑制齿距离接近于‘0’。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涵道内设置涡流抑制齿,使螺旋桨叶尖与涡流抑制齿距离可以设置到接近于‘0’,大大减小了叶尖涡阻;同时涡流抑制齿内的缝隙对叶尖产生的气流流向也有限制作用,故即使螺旋桨叶尖外延被磨损,结构依然能很大程度上减小叶尖涡阻,结构简单、易加工。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装配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剖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所示一种涵道风扇叶尖间隙涡流抑制结构,包括螺旋桨1和涵道4。所述涵道4内侧设有环绕其内壁的涡流抑制齿3,涡流抑制齿3纵切面呈间隔排布的多个矩形凸起,矩形凸起的外边端平齐。所述螺旋桨1桨叶2的叶尖端与涡流抑制齿3的边端靠齐;即螺旋桨1旋转时,桨叶2与涡流抑制齿3接触的叶尖端部分形成的轨迹,呈与涡流抑制齿3内围相适配的圆柱面。叶尖与涡流抑制齿距3离接近于‘0’。涡流抑制齿3设置总长度即在涵道4内的轴向高度,等于或小于桨叶2的横向高度。
参照图2实施例,本专利所述涡流抑制齿3纵切面也可以呈间隔或依次排布的多个三角形凸起、呈间隔排布的多个梯形凸起等等。涡流抑制齿3外边端可为非平齐,而是与螺旋桨1旋转时叶尖端部分形成的轨迹相适配的斜线形、弧线形、阶梯形,甚至是非规则形的纵剖面连线结构。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涵道内设置涡流抑制齿,螺旋桨在旋转时桨叶的叶尖端始终与涡流抑制齿靠齐,叶尖与抑制齿距离可设置到接近于‘0’,同时涡流抑制齿内的缝隙对叶尖产生的气流流向有限制作用,即使螺旋桨叶尖外延被磨损,(被磨损的只是叶尖的一小部分)结构依然能很大程度上减小叶尖涡阻,且结构简单、易加工。以上的结构基于抑制齿的材料硬度高于叶尖的材料硬度,所以被磨损的只有叶尖。如叶尖使用的是塑胶材料抑制齿可以选用硬度高于塑料的金属材料如铝合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蓝岱科技有限公司;许群伟,未经深圳市蓝岱科技有限公司;许群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26061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