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桅杆装置及包括该装置的旋挖钻机无效
申请号: | 200920246537.0 | 申请日: | 2009-10-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46629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8-11 |
发明(设计)人: | 黎中银;龚高柏;张领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市三一重机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15/00 | 分类号: | E21B15/00;E21B7/02;E21B3/02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李兆岭;逯长明 |
地址: | 102206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桅杆 装置 包括 钻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工程机械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桅杆装置;本实用新型还涉及一种包括所述桅杆装置的旋挖钻机。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我国现代交通和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桩工机械,尤其是旋挖钻机得到了越来越广泛地应用。
请参考图1和图2,图1为现有技术中一种典型的桅杆装置在进行一般孔径作业时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现有技术中一种典型的桅杆装置在进行较大孔径作业时的结构示意图。
现有技术中旋挖钻机的桅杆装置一般包括上部桅杆11和下部桅杆12,上部桅杆11和下部桅杆12之间通过销轴铰接,并在其外侧通过螺栓固定,因而在拆去外侧连接螺栓后,下部桅杆12可绕销轴向后旋转。
如图1所示,当旋转钻机的钻斗14进行一般孔径作业时,下部桅杆12与上部桅杆11通过螺栓固定,下部桅杆12和上部桅杆11的轴线重合,从而保证导轨的完整接合。此时,由于进行一般孔径作业的钻斗14的直径较小,因而其与桅杆装置的下部桅杆12间隔适当的距离,不会受到下部桅杆12的干扰。
如图2所示,当旋转钻机的钻斗14进行较大孔径作业时,由于此时钻斗14的直径较大,因而与桅杆装置的下部桅杆12之间的距离很小,会受到下部桅杆12的干扰,因而需要将下部桅杆12拆卸下来,从而使得钻斗14避免受到下部桅杆12的干扰。
当旋挖钻机由工作状态转为运输状态时,在桅杆装置放平后,可将下部桅杆12与上部桅杆11之间的螺栓拆开,下部桅杆12向下旋转,并通过连接于三角形板件13上的支撑杆(图中未示出)支撑。
当旋挖钻机由运输状态转为工作状态时,将下部桅杆12与三角形板件13之间的支撑杆拆卸,重复上述作业过程。
由上所述,现有技术中的旋挖钻机的桅杆装置进行较大孔径作业时,需要将下部桅杆12拆卸下来,使用不方便,影响了工作效率的提高;另一方面当旋挖钻机在进行工作状态和运输状态相互转换时,需要在下部桅杆12与三角形板件13之间安装或拆卸支撑杆,因而也极不方便,同样影响了工作率的提高。
综上所述,提供一种新型的桅杆装置,从而提高旋挖钻机的工作效率是所属领域人员亟需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桅杆装置,该桅杆装置使用方便,能够提高旋挖钻机的工作效率。本实用新型另一个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提供一种包括所述桅杆装置的旋挖钻机。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桅杆装置,用于旋挖钻机,包括上部桅杆,及与所述上部桅杆铰接的下部桅杆;所述下部桅杆与所述旋挖钻机的车体之间进一步铰接有长度可调的连接杆。
优选地,所述长度可调的连接杆为油缸。
优选地,所述车体包括三角形板件,所述三角形板件一端与所述上部桅杆铰接,另一端与所述旋挖钻机底盘的上车铰接;所述油缸与所述三角形板件铰接。
优选地,所述油缸的第一端与三角形板件的底部铰接,所述油缸的第二端与所述下部桅杆的底部铰接。
优选地,所述下部桅杆的底部设置有耳板,所述油缸的第二端与所述耳板铰接。
此外,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旋挖钻机,包括上述任一项所述的桅杆装置。
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桅杆装置的下部桅杆与旋挖钻机的车体之间进一步铰接有长度可调的连接杆。
当旋挖钻机的钻斗进行一般孔径作业时,所述长度可调的连接杆长度伸长,所述下部桅杆向前旋转,使得下部桅杆的轴线与上部桅杆的轴线重合,此时,所述上部桅杆与所述下部桅杆并通过螺栓固定。由于进行一般孔径作业的钻斗直径较小,其与桅杆装置的下部桅杆间隔适当的距离,因而不会受到下部桅杆的干扰。
当旋挖钻机的钻斗进行较大孔径作业时,所述长度可调的连接杆长度收缩,所述下部桅杆向后旋转,使得下部桅杆远离所述钻斗。此时,虽然进行较大孔径作业的钻斗的直径较大,但是由于下部桅杆向后旋转,因而所述钻斗与所述下部桅杆之间仍然间隔适当的距离,所述钻斗可以正常进行较大孔径作业,不会受到下部桅杆的干扰。
当旋挖钻机由工作状态转为运输状态时,在桅杆装置放平后,调整所述长度可调连接杆的长度,使得下部桅杆垂直向下;当然,也可以根据运输的需要,进一步调整所述连接杆的长度,使得所述下部桅杆进一步向后旋转。显然,这种结构设置一方面便于装卸旋挖钻机的动力头,另一方面也减少了桅杆装置在运输状态时的长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市三一重机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市三一重机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24653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稠油叶轮自动旋转高效降粘器
- 下一篇:一种油气井钻探用气体冲击钻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