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振动棒的软管和接头的连接结构无效
申请号: | 200920242588.6 | 申请日: | 2009-10-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54232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8-18 |
发明(设计)人: | 周正述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固特机械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G21/08 | 分类号: | E04G21/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1930 四川省彭***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振动 软管 接头 连接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振动棒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用于振动棒软管的无台阶式接头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在建筑行业中捣实混凝土大都是采用振动棒来实现,而振动棒的软管与软管接头连接的方式大都采用锥套挤压或扣压连接来实现的。扣压连接方式是将软管3一端套在软管接头2内,用专用设备扣压软管接头2使软管接头2与软管连接紧固;而锥套挤压连接方式是将软管3一端套在软管接头2内,再软管接头2外套锥套5,通过挤压锥套5使软管接头2处变小,达到软管接头2与软管连接紧固。
这两种的连接方式中,软管与软管接头处均有一台阶存在。在使用过程中,在软管与软管接头处的台阶会出现与混凝土钢筋产生钩挂的问题。另外,现有的这两种连接方式还存在着进浆和连接处易脱落等问题。
综上所述,如何能有效地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已成为一个颇受关注的问题。为此,本专利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一种振动棒软管接头新结构。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振动棒的软管和接头的连接结构,该用于振动棒的软管和接头的连接结构可以有效地将软管和软管接头合理地合连为一体,具有结构简单,连接处无台阶,有效的保证软管接头和软管不会脱落、进浆,使用时不会与混凝土钢筋产生钩挂等优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用于振动棒的软管和接头的连接结构,所述用于振动棒的软管和接头的连接结构包括软管、软轴、软轴接头和软管接头;软管内套设有软轴,软轴接头套设在软管接头内;所述软轴接头和软管接头分别与软轴和软管相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软管接头由接头座和压紧套筒组成,压紧套筒紧压在所述软管的端部;在压紧套筒外面设置有一压紧软管,压紧软管与软管、软管接头固定连接为一体式结构。
按照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用于振动棒的软管和接头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紧软管与软管接头相连接处的外径与接头座软管接头的最大外径保持一致。
按照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用于振动棒的软管和接头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软管接头上的压紧套筒上设置有用于增加连接强度的压紧凹纹。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用于振动棒的软管和接头的连接结构具有如下优点:
1、结构简单、轻便灵活、使用组装方便、安全性能好;
2、有效地将软管和软管接头连为一体式结构,安全可靠。
3、软管与软管接头的连接处无台阶,有效地保证了软管接头和软管不会脱落、进浆,且使用时不会与混凝土钢筋产生钩挂现象。
附图及其说明
图1为挤压式振动棒软管和接头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2为扣压式振动棒软管和接头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用于振动棒的软管和接头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其中,1、软轴接头;2、软管接头;3、软管;4、软轴;5、接头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
如图所示,该用于振动棒的软管和接头的连接结构包括软管3、软轴4、软轴接头1和软管接头2;软管3内套设有软轴4,软轴接头1套设在软管接头2内;所述软轴接头1和软管接头2分别与软轴4和软管3相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软管接头2由接头座和压紧套筒组成,压紧套筒紧压在所述软管3的端部;在压紧套筒外面设置有一压紧软管,压紧软管与软管3、软管接头2固定连接为一体式结构。上述压紧软管与软管接头2相连接处的外径与软管接头2的最大外径保持一致。上述软管接头2上的压紧套筒上设置有用于增加连接强度的压紧凹纹。
本实用新型的加工方法是将软管接头套在加工半成品的软管上,用扣压机将软管接头牢固在软管上,再在软管接头和软管连接处包胶后硫化处理,有效地将软管和软管上接头连为一体,同时保证连接处平面过渡无台阶,解决了在使用中出现与混凝土钢筋产生钩挂,进浆和连接处脱落等问题。
虽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在本专利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内,本领域技术人员不需要创造性劳动即可做出的各种修改或变形仍受本专利的保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固特机械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成都固特机械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24258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磁性调色剂
- 下一篇:用于微光刻的具有遮挡光瞳的投射物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