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简易自动取液器无效
申请号: | 200920242524.6 | 申请日: | 2009-10-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13393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23 |
发明(设计)人: | 黄思齐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思齐 |
主分类号: | F04F10/00 | 分类号: | F04F10/00;B67D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300 四川省成都市***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简易 自动 取液器 | ||
所属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工具技术领域,特别适用于野外固定容器中的液体提取。
背景技术
在生活中,经常遇到固定容器中的液体提取的问题。如野外汽车加油,由于固定容器体积大、不易搬动,从而增加了取液难度。现有的做法是:使用一根管子虹吸液体,开始时用嘴吸极不卫生,且容易被呛,操作有一定难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安全可靠的简易自动取液器。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实用新型包括缸体、活塞杆、弹簧、软管。缸体是一个其上部和下部的侧面各有一个接口的圆柱形封闭容器(见图1),活塞杆在缸体内可上下滑动,弹簧装在缸体和活塞杆之间。在未工作的状态下,由于在弹簧的弹力作用下活塞杆保持在缸体的底部。在需要使用时将缸体上部进口和下部侧面出口的接口上,分别接上软管,将上部(进口)接口上的软管插入需要提取液体的盛装容器中(见图3),并保证盛装容器中的液体的液面高度高于接液体容器中的液面高度,简易自动取液器在两者之间。使用时将活塞杆用外力压入到缸体中,然后去掉外力活塞杆在弹簧的弹力作用下将盛装容器中的液体通过软管吸入缸体中,当活塞杆运动到缸体下部的侧面接口(出口)处时,液体即从出口处通过软管流入接液体容器中,由于简易自动取液器在两者之间与盛装容器中液体的液面有一定的高度差,根据虹吸原理在去掉外力后活塞杆在弹簧的弹力作用下运动到缸体的底部时液体流动的过程可以继续维持,如需要中断吸取液体时,可将简易自动取液器抬高超过盛装容器中液体的液面高度即可,液体不在流出,吸取液体的过程结束。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快捷,安全可靠。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简易自动取液器未接软管时的剖视图。
图2是图1的A向视图。
图3为简易自动取液器的实施例图。
图中1.缸体,2.活塞杆,3.弹簧,4.软管,5.盛装容器,6.接液体容器。
具体实施方式
在图1中,本实用新型简易自动取液器未接软管时的剖视图,包括缸体(1)、活塞杆(2)、弹簧(3)。缸体(1)是一个其上部和下部的侧面各有一个接口的圆柱形封闭容器,活塞杆(2)在缸体(1)内可上下滑动,弹簧(3)装在缸体(1)和活塞杆(2)之间,在未工作的状态下,由于在弹簧(3)的弹力作用下活塞杆(2)保持在缸体(1)的底部。
在图2中,图2是图1的A向视图,结合图1、图2可以看出缸体(1)是一个其上部和下部的侧面各有一个接口的圆柱形封闭容器。
在图3所示实施例中,使用时首先将缸体(1)上部进口和下部侧面出口的接口上,分别接上软管(4),然后将上部(进口)接口上的软管插入需要提取液体的盛装容器(5)中,并保证盛装容器(5)中的液体的液面高度高于接液体容器(6)中的液面高度,简易自动取液器在两者之间。最后再使用外力将活塞杆(2)压入到缸体(1)中,去掉外力活塞杆(2)在弹簧(3)的弹力作用下将盛装容器(5)中的液体通过软管吸入缸体(1)中,当活塞杆(2)运动到缸体(1)下部的侧面接口(出口)处时,液体即从出口处通过软管流入接液体容器(6)中,由于简易自动取液器在两者之间与盛装容器(5)中液体的液面有一定的高度差,根据虹吸原理在去掉外力后活塞杆(2)在弹簧(3)的弹力作用下运动到缸体(1)的底部时液体流动的过程可以继续维持,如需要中断吸取液体时可将简易自动取液器抬高超过盛装容器(5)中液体的液面高度即可,液体不在流出,吸取液体的过程结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思齐,未经黄思齐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24252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阻尼器综合性能测试装置
- 下一篇:一种排气门摇臂的封油测试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