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板式碳纤维暖器有效
申请号: | 200920239999.X | 申请日: | 2009-10-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07987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16 |
发明(设计)人: | 陈允瑞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允瑞 |
主分类号: | F24D13/02 | 分类号: | F24D13/02;F24D19/06 |
代理公司: | 山东济南齐鲁科技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7108 | 代理人: | 陈月华 |
地址: | 250100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板式 碳纤维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暖器,确切地说是一种板式碳纤维暖器。
背景技术
现有的各类电暖器大都是充油式电暖器、金属丝式电暖器、远红外电暖器和热风取暖器等几种类型。但现有的几种电暖器存在以下缺陷:充油式电暖器热惯性较大、升降温都较慢,且结构复杂、制造成本较高;金属丝式电暖器,耗电量较大、换热效率较低;远红外电暖器的电热元件表面温度过高,存在局部明火或高温点,安全较差,且其结构较复杂,维修难度大成本高;热风取暖器需用风扇使热量扩散,体积较大、能耗较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了一种板式碳纤维暖器,它利用碳纤维发热电缆将电能转换为热能,电热转换效率高、热惯性较小、升降温迅速、能耗较低、无明火使用安全可靠,并且其体积小、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维修方便。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板式碳纤维暖器,包括散热板,散热板上设置安装槽,安装槽由左右两侧板构成,安装槽内安装碳纤维发热电缆,安装槽的两端设置导热层,导热层覆盖碳纤维发热电缆外露于安装槽两端外的部分。
为进一步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还可以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安装槽的左右两侧板位于槽口处的部分向内弯折构成封闭槽口的折沿。安装槽上设置远红外线反射层。安装槽的左右两侧板的两端都设有向外弯折的卷边。散热板上设置壳体,壳体由框体和后面板连接构成,框体、散热板和后面板构成密闭空间,安装槽和碳纤维发热电缆位于所述密闭空间内。框体的侧壁上开设至少一个透气孔。散热板上设置数个散热翅片,散热翅片与安装槽分别位于散热板的两侧。透气孔的两端分别安装接线端子,接线端子与散热板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积极效果在于:它以碳纤维发热电缆为发热元件,电热转换效率高、升降温迅速、能耗低、无明火使用安全;它的壳体开设有透气孔,自然对流换热较果较好;它内部设置有导热层,导热层可增大碳纤维发热电缆与散热板的换热面积,从而可有效地提高换热效率。并且它还具有体积较小、结构简单、维修方便、制造成本低廉和使用寿命长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A-A剖视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1的I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2的II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1透气孔 2碳纤维发热电缆 3框体 4远红外线反射层 5散热板 6接线端子 7后面板 8散热翅片 9安装槽 10卷边 11折沿 12导热层。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板式碳纤维暖器,包括散热板5,散热板5上设置安装槽9,安装槽9由左右两侧板构成,安装槽9内安装碳纤维发热电缆2,具体地说,碳纤维发热电缆2位于安装槽9的左右两侧板之间;为增加碳纤维发热电缆2与散热板5的接触面积以提高换热效率,如图1所示,安装槽9的两端设置导热层12,导热层12覆盖碳纤维发热电缆2外露于安装槽9两端外的部分。为增强暖器的加热效果,可增大碳纤维发热电缆2的长度,为此,散热板5内设置数根安装槽9,如图1所示,一根碳纤维发热电缆2可往复穿插于数根安装槽9内。散热板5内也可安装数根碳纤维发热电缆2,以进一步提高加热效果。所述的碳纤维发热电缆2可以是导热沙浆层,也可以是现有的各类导热性能优越的材料,该材料应能够紧密包裹碳纤维发热电缆2同时与散热板5紧密接触,以实现增大碳纤维发热电缆2与散热板5之间的换热面积。
使用时,将散热板5根据要求安装于相应的位置,并将碳纤维发热电缆2与电源接通即可加热。
为使安装槽9能更有效地固定碳纤维发热电缆2防止碳纤维发热电缆2由安装槽9内脱出,同时也为了使安装槽9与碳纤维发热电缆2能紧密接触以提高换热效率,如图2所示,安装槽9的左右两侧板位于槽口处的部分向内弯折构成封闭槽口的折沿11。
为增强暖器的远红外辐射保健效果,安装槽9上可设置远红外线反射层4,将碳纤维发热电缆2位于远红外线反射层4与散热板5之间,远红外线反射层4可将碳纤维发热电缆2辐射出的远红外线反射向散热板5的正面。远红外线反射层4可以是铝铂胶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允瑞,未经陈允瑞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23999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180°翻转机缓冲结构
- 下一篇:一种奶嘴自动整理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