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椰炭纤维与多组分纤维混纺交织针织织物有效
申请号: | 200920239314.1 | 申请日: | 2009-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27044U | 公开(公告)日: | 2010-11-10 |
发明(设计)人: | 张世安;关燕;孙广照;王显旗;臧勇;金晓东;刘作集;刘方全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雪达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4B1/14 | 分类号: | D04B1/14 |
代理公司: | 青岛联智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7101 | 代理人: | 杨秉利 |
地址: | 266231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纤维 组分 混纺 交织 针织 织物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属于纺织产品技术领域,涉及针织产品的改进,具体说是一种椰炭纤维与多组分纤维混纺交织针织织物。
背景技术
现有编织而成的针织品,由于采用的纤维品种单一且纤维缺少保健功能性。尽管也有针织品采用保健功能的纤维,但是,其织物结构简单,采用的原料与织物结构没有合理的搭配。因此,现有针织品存在保健功能效果不突出、舒适性较差等缺点。
椰炭纤维是将取出果肉后废弃的椰子外壳制成活性椰炭,再将椰炭微粉加入纺丝溶液中共混制成的高科技功能环保型纤维。椰炭具有吸湿除味、能产生负离子、发射远红外线、防紫外线等功能,而且由于椰炭中的微孔面积比竹炭还要大四倍,比竹炭透气性更好、吸附能力更强。如何利用椰炭纤维与其它纤维合理搭配,采用新颖合理的织物组织,使椰炭纤维功能突出,发挥多种纤维的优势互补,保健功能性和舒适性远比现有针织品优越,这是目前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而提供一种椰炭纤维混纺交织舒适性针织织物,通过原料的选择和组织结构的设计,使保暖、导湿和舒适性与保健性能均有明显提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椰炭纤维与多组分纤维混纺交织针织织物,其特征在于:针织织物是选用变化罗纹与变化平针,结合纱线搭配穿引技术复合而成的异型异面织物组织;变化罗纹组织采用椰炭长丝和细旦腈/莫代尔或天丝、棉混纺纱交替编织,变化平针组织采用腈/莫代尔或天丝、棉混纺纱与莱卡丝在针盘编织,使织物的正面显现椰炭纤维,织物反面为细旦腈/莫代尔或天丝、棉组织点较多。正反两面具有不同的风格和性能。
对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的椰炭长丝为70-80D椰炭涤纶长丝,所述的细旦腈/莫代尔为18-22tex纱线,所述的莱卡丝为30-50D莱卡丝。使织物具有高弹性能。
对上述技术方案的另一种改进:所述的细旦腈/莫代尔纱线为细旦腈/莫代尔60/40的19.7tex纱线。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和积极效果:
本实用新型针织物优选椰炭纤维与具有吸湿透气性、保暖性良好的细旦腈纶、莫代尔或天丝、棉等纤维混纺纱交织,同时加入莱卡增加织物弹性,加工出的产品,发挥了多种纤维的优势互补,功能性和舒适性远比普通针织品优越,是一种高性价比的功能舒适性保暖针织面料。
为更好地达到薄而暖、吸湿透气效果,选用变化罗纹与变化平针,结合一定纱线搭配穿引技术复合而成的异型异面织物组织。变化罗纹组织采用椰炭长丝和细旦腈/莫代尔或天丝、棉)混纺纱交替编织,变化平针组织采用腈/莫代尔(或天丝、棉)混纺纱与莱卡在针盘编织,同时在针筒上采用花盘式提花轮进行双选针编织出新颖独特的花型,使织物的正反两面具有不同的风格和性能,正面集中突出椰炭纤维的优良性能,且织物尺寸稳定性好,反面因为细旦腈/莫代尔(或天丝、棉)组织点较多,能更好的发挥毛细效应,且柔软舒适吸湿导湿透暖效果好,织物反面的纵向线圈数比正面的纵向线圈数多,使得织物正面纹路清晰挺括,反面紧密,经柔软透气等特殊生态物化处理后,细旦腈/莫代尔(或天丝、棉)线圈凸出织物反面,从而产生更好的保暖效果。
经测试,本实用新型针织物的远红外法向发射率可达到82%以上,比普通保暖针织产品提高12%以上,符合《FZ/T64010-2000远红外纺织品》标准的技术要求。负氧离子浓度可达到4500个/cm2以上,远高于普通针织产品,且达到了《GB/T21655.1-2008纺织品吸湿速干性的评定》中针织类吸湿产品的技术要求。填补同类产品空白。可用于制作针织内衣、T恤、家纺产品等用途,市场潜力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针织织物的编织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针织织物横向纱线组成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针织织物的编织意匠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雪达集团有限公司,未经青岛雪达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23931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多功能缩绒柔软整理机
- 下一篇:用于纺纱机集体落纱的筒管输送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