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书写笔无效
申请号: | 200920238601.0 | 申请日: | 2009-11-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52855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8-18 |
发明(设计)人: | 许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许锋 |
主分类号: | B43K3/00 | 分类号: | B43K3/00;B43L12/00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林丽明 |
地址: | 510641 广东省广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书写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书写笔,属于书写笔的改造技术。
背景技术
目前市面上的书写笔的笔杆都是一杆式的结构,其功能或结构都大同小异,其一般在笔杆的持笔处都设有防滑纹理或软胶防滑套。而持笔者三指头对笔杆的持握高度均有不同,一般笔杆在三指头持握处都以固定防滑纹理或软胶防滑套的位置去设计笔款,并不能随意滑动定位,而这样难于满足持笔者不同的大小手型或持笔习惯而导致持笔高度的不同的使用需要;此外,一般笔杆的持笔处已固定为硬防滑纹理或软胶防滑套,难以做到一笔杆拥有两种软硬纹理相互交替的功能,这样对于习惯于用硬纹理或软纹理为三指头持笔处去书写的人群都造成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考虑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可以调节软胶防滑套在笔杆上的高低度位置的书写笔。本实用新型可适应持笔者大小不同的手型或持笔习惯,让持笔者三指头在笔杆上获得不同的持握高度。并且本实用新型可使持笔者在同一笔杆上实现硬防滑纹理和软胶防滑套两种不同的持笔感觉交替互换使用。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包括有笔杆及装在笔杆内的出墨系统,其中笔杆的下部包括有内笔杆及外笔杆,外笔杆套置在内笔杆外,且外笔杆能沿内笔杆滑动,并固定在笔杆的外侧。
上述笔杆上设有能固定外笔杆的固定套,且固定套的内壁上设有若干能使外笔杆固定在不同轴向位置的卡扣,外笔杆能沿内笔杆滑动而固定在不同轴向位置的卡扣上。
上述外笔杆为软胶或是防滑套。
上述笔杆上还装有掌持支力机构,掌持支力机构通过折叠机构装设在支撑套上。
上述折叠机构为能调节掌持支力机构的任意角度的折叠机构,其包括有套装在笔杆上的支撑套及连接在掌持支力机构两侧的调节轮,支撑套的两侧设有安装柱,连接在掌持支力机构两侧的调节轮分别通过其所设的安装孔套置在支撑套两侧设有的安装柱上。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笔杆的下部包括有内笔杆及外笔杆,外笔杆套置在内笔杆外,且外笔杆能沿内笔杆滑动,并固定在内笔杆的外侧结构,持笔者可根据使用需要滑动外笔杆,持笔者可选择与外笔杆接触,也可选择与内笔杆接触,故能给持笔者带来不同的书写手感。此外,本实用新型还可设有掌持支力机构,掌持支力机构通过折叠机构装设在笔杆上、且折叠机构能调节掌持支力机构的任意角度,因此,本实用新型可满足用户的使用需要,另外,本实用新型的折叠机构结构简单,安装及使用都方便,且制作成本低。本实用新型是一种设计巧妙,性能优良,方便实用的书写笔。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分解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转过另一角度的结构分解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包括有笔杆1及装在笔杆内的出墨系统,其中笔杆1的下部包括有内笔杆11及外笔杆12,外笔杆12套置在内笔杆11外,且外笔杆12能沿内笔杆11滑动,并固定在笔杆1的外侧。
上述笔杆1上设有能固定外笔杆12的固定套2,且固定套2的内壁上设有若干能使外笔杆12固定在不同轴向位置的卡扣21,外笔杆12能沿内笔杆11滑动而固定在不同轴向位置的卡扣21上。
上述外笔杆12为软胶或是防滑套。
上述笔杆1上还装有掌持支力机构3,掌持支力机构3通过折叠机构4装设在支撑套5上。
上述折叠机构4为能调节掌持支力机构3的任意角度的折叠机构,其包括有套装在笔杆1上的支撑套5及连接在掌持支力机构3两侧的调节轮41,支撑套5的两侧设有安装柱51,连接在掌持支力机构3两侧的调节轮41分别通过其所设的安装孔套置在支撑套5两侧设有的安装柱51上。
本实用新型工作时,如需调节内笔杆11与外笔杆12之间的相对轴向位置,只需滑动外笔杆12,使外笔杆12相对内笔杆11滑动,滑动至持笔者所需的位置,使外笔杆12固定在固定套2所设的卡扣21上即可。持笔者的手即可与外笔杆12接触,或持笔者的手与内笔杆11接触,故能给持笔者带来不同的书写手感。另外,如需调节掌持支力机构3与笔杆1之间的角度,只需通过折叠机构4折叠掌持支力机构3即可。如需调节掌持支力机构3与笔杆1之间上下相对的位置,通过滑动支撑套5做相对笔杆1的垂直升降运动即可实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许锋,未经许锋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23860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塔式起重机拉杆的节杆
- 下一篇:一种电气设备起吊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