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胶绵拖把无效
申请号: | 200920238516.4 | 申请日: | 2009-10-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12572U | 公开(公告)日: | 2010-10-27 |
发明(设计)人: | 林玉苏 | 申请(专利权)人: | 林玉苏 |
主分类号: | A47L13/20 | 分类号: | A47L13/20 |
代理公司: | 佛山市永裕信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06 | 代理人: | 朱永忠 |
地址: | 52800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拖把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拖把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胶绵拖把。
背景技术
现有一种胶绵地拖是由拉手、拖杆、拉筋、挤水辊架、夹头、挤水辊和胶绵拖头组成,挤水辊架装在拖杆的下端,挤水辊架上对称地装有两排六个挤水辊,拖杆上方用销轴绞接有拉手,两根拉筋上端与拉手绞接,下端从挤水辊架上的通孔穿过后与夹头固定成一体,胶绵拖头用夹头夹住,胶绵拖头的横截面呈梨状。操作时,将胶绵拖头用水或清洁液浸泡后拖擦地板,用完后涮去污垢,向上扳动拉手,通过左、右两条拉筋及三对挤水辊使胶绵拖头中部向上移动,两侧胶绵拖头相对挤压,并将拖头内的水压干。如此循环操作。这种胶绵地拖的拖头与挤水辊架是固定的,拖杆与六个挤水辊组成的平面垂直,只能一个方向清洁,胶绵拖头与地板是线接触,接触面积小,对于大面积的地板而言,则十分费时费力。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胶绵拖把,它的胶绵拖头能大面积与地板接触,清洁过程快捷干净,省时省力,同时,胶绵拖头在拖擦过程中可以很方便地因地制宜地自由选用大面积的底面或小面积的侧面,大大提高了清洁的效率和效果。
本实用新型所提出的技术解决方案是这样的:一种胶绵拖把,包括拖杆、拉手、左、右拉杆、人字形支架、左、右上柱、左、右压板、中板、胶绵拖头,拉手上部与拖杆中下部铰接,左、右拉杆上端部分别与拉手中部铰接,左、右拉杆穿过人字形支架左、右侧的长方形通孔,其下端部与中板固定连接,人字形支架左、右下端部分别与左、右上柱的上部铰接,铰轴纵向设置,左压板右侧部与中板左侧部铰接,铰轴纵向设置,右压板左侧部与中板右侧部铰接,铰轴纵向设置,胶绵拖头固定在左、右压板及中板的底下,还设有左下柱和右下柱,所述左下柱上端部与左上柱下端部铰接,铰轴纵向设置;所述左下柱下端部与设在左压板面上的左铰座铰接,铰轴横向设置;所述右下柱上端部与右上柱下端部铰接,铰轴纵向设置;所述右下柱下端部与设在右压板面上的右铰座铰接,铰轴横向设置。
所述胶绵拖头的底部为宽平面,前、后侧为带多条平行凹槽的凸弧面,整体呈倒置的枕头形。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由于设有左、右下柱且与对应的左、右铰座是横向铰接,所以人字形支架平面与左、右压板平面之间的前、后夹角变化范围达150°角度,使用时,人字形支架平面与左、右压板平面之间的夹角可自由、灵活变化,可方便地以前拖或后拉方式清洁地面。胶绵拖把的底面和侧面在清洁过程中可随时变换,因而,省时省力,效果好。
(2)针对本拖把的拖杆与压板平面的前、后夹角可随时自由变化,胶绵拖头最好做成倒置的枕头形,增大胶绵拖头底面面积,即增大每次的清洁面积,不管操作者身材高或矮,只要拖杆与压板平面夹角不小于15°角度,则胶绵拖头的底面就能保持与地面全接触,因而,清洁面积大增,清洁效率高,握住拖杆的操作者处于自由和放松状态,拖起来会觉得轻松,达到省时、省力、高效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胶绵地拖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胶绵地拖下部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通过下面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阐述。
参见图1、图2所示,一种胶绵拖把由拖杆1、拉手2、左右拉杆3、人字形支架12、左上柱11、右上柱4、左下柱10、右下柱5、左压板9、右压板6、中板8、双面胶绵7、左铰座14、右铰座13组成,拉手2上部与拖杆1中下部铰接,左右拉杆3上端部分别与拉手2中部铰接,左右拉杆3穿过人字形支架12左、右侧的长方形通孔其下端部与中板固定连接,人字形支架12左、右下端部分别与左、右上柱11、4的上部铰接,该铰轴纵向设置,左压板9右侧部与中板8左侧部铰接,该铰轴纵向设置,右压板6左侧部与中板8右侧部铰接,该铰轴纵向设置,左上柱11下端部与左下柱10上端部铰接,该铰轴纵向设置,右上柱4下端部与右下柱5上端部铰接,该铰轴纵向设置,左下柱10下端部与设在左压板9面上的左铰座14铰接,该铰轴横向设置,右下柱5下端部与设在右压板6面上的右铰座13铰接,该铰轴横向设置。胶绵拖头7的底部为宽平面,前、后侧为带多条相互平行凹槽的凸弧面,整体呈倒置的枕头形,固定在左、右压板9、6和中板8的底下。由于左、右下柱10、5下端部与左、右铰座14、13横向铰接,使拖杆1与左、右压板9、6的平面之间的夹角变化范围达150°角度,因而,清洁时,胶绵拖头的大面积底平面始终与地面接触,操作者握拖杆会灵活、自由、轻松,真正做到省时、省力、高效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林玉苏,未经林玉苏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23851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