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蓄热式飞灰分离器无效
申请号: | 200920238110.6 | 申请日: | 2009-10-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55464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8-18 |
发明(设计)人: | 陆继东;张向;卢志民;刘冠声;苏东奕;陆艳华;赵志兴;郭仲文;董美蓉;蔡吕清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南理工大学;英德市宝江水泥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7D17/00 | 分类号: | F27D17/00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华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45 | 代理人: | 裘晖;李卫东 |
地址: | 51064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蓄热 式飞灰 分离器 | ||
1.一种蓄热式飞灰分离器,为蜗壳外筒和锥体依次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蓄热式飞灰分离器设有用作气体出口管道的圆内筒,圆内筒的上端与所述蜗壳外筒的顶端连接,下端悬置于所述蜗壳外筒内;其中所述蜗壳外筒和所述锥体分别为三层结构,外层为保温材料层,中间层为金属层,内层为蓄热材料层;所述圆内筒为两层结构,外层为蓄热材料层,内层为金属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蓄热式飞灰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蜗壳外筒上设置含尘气体入口和气体出口,含尘气体入口位于蜗壳外筒的上部,且与蜗壳外筒的壁为圆弧相切,气体出口位于蜗壳外筒的顶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蓄热式飞灰分离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含尘气体入口为稍微倾斜向下,且所述含尘气体入口形状类似椭圆形,椭圆形的短轴约为与所述含尘气体入口连接的入口烟气管道直径的2/3,其面积与入口烟气管道面积相同;
所述蜗壳外筒为由三个不同半径的圆弧段焊接而成,相邻的两段圆弧接点处为切线重合;其中第一段圆弧为45°,第二段圆弧180°,第三段圆弧90°,第一段圆弧的圆心与第三段圆弧的圆心相同,且位于第二段半圆弧的直径线段上;第一段圆弧的半径与入口烟气管道直径相同,第二段圆弧半径为倍于第一段圆弧半径与气体入口短轴长度之和。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蓄热式飞灰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圆内筒为中空圆柱状,高度为所述蜗壳外筒高度的一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蓄热式飞灰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圆内筒的圆心与所述蜗壳外筒的直径最小的圆弧的圆心一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蓄热式飞灰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圆内筒的内径与所述气体出口内径相同,且所述圆内筒的上端与所述气体出口对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蓄热式飞灰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圆内筒的下端为倾斜端口,倾斜端口的长端靠近所述含尘气体入口,长端的底端与所述含尘气体入口的底端位于同一水平线上。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蓄热式飞灰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蓄热式飞灰分离器还包含蓄热材料肋板,蓄热材料肋板分别与所述蜗壳外筒的蓄热材料层和所述的圆内筒的蓄热材料层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蓄热式飞灰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蓄热材料肋板以倾斜的方式分别扣挂在所述蜗壳外筒的蓄热材料层和所述的圆内筒的蓄热材料层上。
10.根据权利要求1~7或9任一项所述的蓄热式飞灰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材料层的外部还设置有金属皮层,金属皮层分别将保温材料包裹和固定于所述蜗壳外筒的外壁和所述锥体的外壁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南理工大学;英德市宝江水泥材料有限公司,未经华南理工大学;英德市宝江水泥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238110.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