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铆铁芯静压机构无效
申请号: | 200920238053.1 | 申请日: | 2009-10-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40855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8-04 |
发明(设计)人: | 张红梅;兰国荣;曾凤燕;程进忠;高圳雄;林建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奥泰科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H49/00 | 分类号: | H01H49/00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诚得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35209 | 代理人: | 刘辉 |
地址: | 361102 福建省厦门市火***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铆铁芯 静压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继电器的加工机构,尤其涉及继电器的铆铁芯机的静压机构。
背景技术
在机械加工领域,静压机是一种常见的机械加工机构,用于将一个零部件提供一定的压力,使其压入或嵌入另一个零部件的加工作业。而已有的静压机是设计应用于大型机械领域,需要提供较大的静压力,因而需要大的气缸提供足够大的动力,且静压机构也比较复杂。参阅图1所示,已有静压机构的设计在产生相同静压力的情况下,需要采用一个大缸径的气缸,为现有机构的两倍大,占用空间大。如果应用于小型元件,如继电器加工领域,一方面成本高,另一方面占用空间大,且不适用。
实用新型内容
因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铆铁芯静压机构,结构相对已有的静压机更加简单,并且占用空间更小,特别适用于继电器的加工,用于将铁芯部件铆入继电器中的自动化作业。
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的铆铁芯静压机构,包括设置于操作台上的静压机构,其中,所述的静压机构是由水平设置的一气缸连接于一斜楔块,用于推动斜楔块水平前后运动,垂直设置的静压滑台和滑轨,静压滑台可沿着滑轨垂直上下滑动,静压滑台的末端受斜楔块的楔角面压迫向下运动,静压滑台的另一端固定连接于静压块,静压块下方设有一承座,所述的滑轨固定于操作台后面的靠座,所述的静压滑台两侧固定连接有挡臂,所述的靠座两侧亦固定连接有支臂,所述的挡臂和支臂中间设置有弹簧。
进一步的,所述的静压块与静压滑台的固定是通过螺丝锁合固定。
进一步的,所述的静压滑台两侧的挡臂是通过螺丝锁合固定。
进一步的,所述的靠座是“L”型,并设有一支撑背脊。
进一步的,所述的推动斜楔块上覆盖一“U”型压板。
本实用新型使用如上技术方案,提出一种结构相对简单,并且占用空间更小,特别适用于继电器的加工,用于将铁芯部件铆入继电器中的自动化作业的铆铁芯静压机构。
附图说明
图1是已有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结构一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结构二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参阅图2所示,是本实用新型的铆铁芯静压机构的实施结构示意图。其包括设置于操作台11上的静压机构。其中,所述的静压机构是由水平设置的一气缸1连接于一斜楔块2,用于推动斜楔块2水平前后运动,垂直设置的静压滑台5和滑轨3,静压滑台5可沿着滑轨3垂直上下滑动,静压滑台5的末端受斜楔块2的楔角面压迫向下运动,静压滑台5的另一端固定连接于静压块6,静压块6下方设有一承座8,所述的滑轨3固定于操作台11后面的靠座4,所述的静压滑台5两侧固定连接有挡臂501,所述的靠座4两侧亦固定连接有支臂401,所述的挡臂501和支臂401中间设置有弹簧7。所述的静压块6与静压滑台5的固定是通过螺丝601锁合固定。所述的静压滑台5两侧的挡臂501是通过螺丝502锁合固定。所述的靠座4是“L”型,并设有一支撑背脊402。
参阅图3所示,是本实用新型的铆铁芯静压机构的改进的实施结构示意图。其在实施结构一的基础上,在所述的推动斜楔块2上覆盖一“U”型压板9,用于保护所述的静压机构。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气缸1推动连接其上的斜楔块2水平向前运动,静压滑台5的上端在斜楔块2的楔角面的作用下沿着滑轨3向下平稳滑动,同时推动连接于其末端的静压块6对承座8施加静压力,从而将置于承座8的上的继电器10的铁芯部件铆入。作业完成后,借由弹簧7的弹力,将静压滑台5沿滑轨3向上推回复位,再进行下一次作业操作。
尽管结合优选实施方案具体展示和介绍了本实用新型,但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白,在不脱离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可以对本实用新型做出各种变化,均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奥泰科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厦门奥泰科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23805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