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隔离密封传动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920238041.9 | 申请日: | 2009-10-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47377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8-11 |
发明(设计)人: | 林德宽 | 申请(专利权)人: | 林德宽;许连升;宋建中 |
主分类号: | F16K31/44 | 分类号: | F16K31/44;F16K31/53 |
代理公司: | 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 代理人: | 谢伟 |
地址: | 518026 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隔离 密封 传动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隔离密封传动装置。
背景技术
在动力传递的过程中,尤其在核工业的输送管路中,需要实现动力的传输又不允许有害介质外泄,需要使用专用的动力传递装置,现有的隔离密封传动装置在传递动力的同时,无法实现可靠的隔离密封,安全性差。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隔离密封传动装置,本实用新型在动力传递的同时,实现隔离密封,可以有效的避免有害物外泄,安全性高。
其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隔离密封传动装置,包括机壳、外转筒、柔性轴承、柔性密封罩、内转动装置及内转轴,外转筒安装于机壳上且能相对于机壳转动,柔性密封罩设于外转筒内且与机壳密封固定,柔性轴承设于外转筒与柔性密封罩之间;在不同周向位置,外转筒内壁的径向尺寸不同;柔性密封罩的周向内壁与内转动装置的周向外壁之间为相对应的配合部,内转动装置与内转轴连接。
本实用新型中,动力从外转筒输入并带动外转筒旋转,由于外转筒内壁的横断面呈椭圆形,柔性密封罩与机壳固定连接而不能转动,外转筒旋转时会使柔性密封罩发生形变(柔性密封罩不同周向位置的径向尺寸呈周期性变化),进而由柔性密封罩带动内转动装置旋转,而将动力输出;在实现动力输出的同时实现隔离密封。
具体而言,柔性密封罩与内转动机构之间的配合结构可以是:
1、所述柔性密封罩的周向内壁设有内齿,在所述内转动装置的周向外壁设有外齿,内齿与外齿相对应,所述配合部为该内齿及外齿。所述内齿的齿数多于所述外齿的齿数;如内齿为102齿,外齿为100齿,柔性密封罩转动一周(即102齿)时,外齿才移动两个齿,进而实现减速传递。
所述柔性密封罩的内壁设有齿圈,所述内齿设于该齿圈上,所述齿圈与所述柔性密封罩精密配合。柔性密封罩及内齿采用分体式结构,可以避免柔性密封罩承受扭矩,加工也更方便。
2、所述内转动装置包括柔性内轴承及内轴套,柔性内轴承与内轴套连接,内轴套设于所述内转轴上且与内转轴连接;在不同周向位置,内轴套外壁的径向尺寸不同且与外转筒内壁的径向尺寸相对应。一方面,柔性密封罩需与外转筒配合,当外转筒转动时,柔性密封罩会对应外转筒内壁的形状而变化,另一方面,柔性密封罩需与内轴套配合,由于内轴套的径向尺寸不同,当柔性密封罩形状发生变化时,会使内轴套发生转动,进而实现同步传动。
前述结构中,所述外转筒内壁的横断面呈椭圆或扁圆,与此相对应,所述内转动装置外齿的齿顶轨迹也呈椭圆或扁圆,所述内轴套外壁的的轨迹也呈椭圆或扁圆。
考虑装配方便,所述隔离密封套选用锥形的筒体结构。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的动力传递方向可以是:动力由外转筒向内转轴传递,动力也可由内转轴向外转筒方向传递。只要采用本实用新型所述结构实现动力传递并具有隔离密封功能即可。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在实现动力传递的同时,实现被控制部件(如控制阀门)的动作,并实现隔离密封,避免有害物质外泄或传递,在传递时,可实现减速传动,也可实现同步传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结构图;
图2是图1的A-A视图;
图3是图2的局部放大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柔性密封罩的结构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结构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的结构图;
图7是图6的B-B视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中,柔性密封罩的结构图;
附图标记说明:
1、机壳,2、外转筒,3、柔性轴承,5、柔性密封罩,5、内转轴,6、固定座,7、隔离层,8、内齿,9、外齿,10、齿圈,11、柔性内轴承,12、内轴套,13、尾罩,14、中心定位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实施例一
如图1至图4所示,一种隔离密封传动装置,包括机壳1、外转筒2、柔性轴承3、柔性密封罩4套、内转动装置及内转轴5,外转筒2安装于机壳1上且能相对于机壳1转动,柔性密封罩4套设于外转筒2内且与机壳1密封固定,柔性轴承3设于外转筒2与柔性密封罩4之间;在不同周向位置,外转筒2内壁的径向尺寸不同;柔性密封罩4的周向内壁与内转动装置的周向外壁之间为相对应的配合部,内转动装置与内转轴5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林德宽;许连升;宋建中,未经林德宽;许连升;宋建中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23804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