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磁炉的疏绕线圈盘有效
申请号: | 200920237850.8 | 申请日: | 2009-10-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09332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16 |
发明(设计)人: | 刘晓华;刘晓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美的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B6/36 | 分类号: | H05B6/36;F24C7/06 |
代理公司: | 佛山市科顺专利事务所 44250 | 代理人: | 梁红缨 |
地址: | 528311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磁炉 线圈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线圈盘,特别是一种电磁炉的疏绕线圈盘,属于电磁炉的线圈盘的改进技术。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销售的电磁炉,其内部的线圈盘包括线圈绕组、支架和磁条,由于在支架上表面采用单层绕线的方式绕制线圈绕组,为达到足够的电感量,支架要做的很大,线圈绕组也绕制的很大,因此不仅成本很高,磁场分布也较分散,不利于集中加热,而且采用这种普通的密绕线圈盘,其线圈绕组的散热性差且存在匝间短路的风险。
实用新型内容
为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整体结构紧凑、制造成本低,且磁场集中,发热效率高的电磁炉的疏绕线圈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电磁炉的疏绕线圈盘,包括线圈绕组、支架和若干磁条,其中若干磁条呈辐射状安装在支架的底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的上表面上对应磁条位置设置有呈辐射状分布的若干绕线槽及若干错位绕线槽,支架的周边设置有进线导槽和出线导槽,呈辐射状分布的若干错位绕线槽位于进线导槽和出线导槽之间,线圈绕组通过绕线槽绕制在支架的上,并通过错位绕线槽错位。
上述线圈绕组包括漆包线,漆包线绕制在绕线槽内,并通过错位绕线槽错位。
上述绕线槽内可以绕制有多层漆包线。
上述进线导槽和出线导槽的半径R与绕线槽的最外圈的半径r相等。
上述支架的周缘设有进线挂钩和出线挂钩,进线挂钩和出线挂钩分别与进线导槽和出线导槽对应设置。
上述漆包线由金属铜或金属铝制成。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线圈绕组通过绕线槽绕制在支架的上,并通过错位绕线槽错位的结构,因此,线圈绕组可采取多层绕线的方式将线圈绕组制在绕线槽里,总体上减小了线圈盘的尺寸,而且使磁场叠加,磁力线更加集中,在满足足够的电感效果的同时还节省了材料,另外,采用错位绕线槽进行错位绕制,使得漆包线之间没有紧贴在一起,大大提高了散热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线圈盘支架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线圈盘支架的背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线圈盘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
本实用新型电磁炉的疏绕线圈盘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2、3所示,包括线圈绕组1、支架2和6条磁条3,其中6条磁条3呈辐射状均布安装在支架2的底部,所述支架2的上表面上对应5条磁条3位置设置有呈辐射状分布的若干绕线槽21,对应1条磁条3位置设置有呈辐射状分布的若干错位绕线槽22,支架2的周边设置有进线导槽25和出线导槽26,呈辐射状分布的若干错位绕线槽22位于进线导槽25和出线导槽26之间,线圈绕组1通过绕线槽21绕制在支架2的上,并通过错位绕线槽22错位。本实施例中,线圈绕组1为双层线圈绕组。上述线圈绕组1包括漆包线11,漆包线11绕制在绕线槽21内,并通过错位绕线槽22错位,漆包线11由金属铜或金属铝制成。
为方便绕线,上述进线导槽25和出线导槽26的半径R与绕线槽21的最外圈的半径r相等。上述支架2的周缘设有进线挂钩23和出线挂钩24,进线挂钩23和出线挂钩24分别与进线导槽25和出线导槽26对应设置。
本实施例中,双层线圈绕组是由漆包线11从进线挂钩23处伸进来穿过进线导槽25后顺着辐射状分布的绕线槽21的最外圈绕制第一圈,再经过最外层错位绕线槽22错位后又顺着绕线槽21由外向内绕制第二圈,第三圈、、、、、、,这样一圈一圈从外向内绕制,再从内向外一圈一圈绕制出来后穿过出线导槽26由出线挂钩24引出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美的集团有限公司,未经美的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23785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