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竹纤维、棉纤维混纺毛巾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0920237799.0 申请日: 2009-10-26
公开(公告)号: CN201520850U 公开(公告)日: 2010-07-07
发明(设计)人: 赖永聪 申请(专利权)人: 黄学进
主分类号: D03D13/00 分类号: D03D13/00;D03D15/00;A47K10/02
代理公司: 暂无信息 代理人: 暂无信息
地址: 529300 广东省开平市*** 国省代码: 广东;44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竹纤维 棉纤维 混纺 毛巾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毛巾,特别是指一种组成部分中具有竹纤维结构的毛巾。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毛巾作为一种擦拭用具,人们可以利用毛巾擦拭身体,以达到自我清洁的目的,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越来越重视自身的卫生以及健康问题,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人们的生活中越来越依赖毛巾类产品。但是,毛巾的卫生问题一直困扰着消费者。有关专家提出忠告,从健康的角度出发,棉毛巾每二个月就应更换一次。原因是使用中的棉毛巾会滋生大量的细菌和螨虫,且容易发霉变味,从而威胁人类的健康,这是棉毛巾本身固有的缺陷。随着消费者健康意识的增强,这个矛盾愈显突出。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创作出一种纺织纤维,竹纤维其就是从自然生长的竹子中提取出的一种纤维素纤维,是继棉、麻、毛、丝之后的第五大天然纤维。竹纤维具有良好的透气性、瞬间吸水性、较强的耐磨性和良好的染色性等特性,同时又具有天然抗菌、抑菌、除螨、防臭和抗紫外线功能。竹纤维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天然环保型绿色纤维。竹纤维纺织品因其完全复制了竹纤维的固有特性,而倍受消费者青睐,产品需求量逐年上升。竹子里具有一种独特物质-竹醌,其具有天然的抗菌、防螨、防虫、防臭功能。即便是在多次反复洗涤、日晒后,仍能保证原有的活性。实验显示,大肠杆菌、葡萄球菌等有害细菌在棉、木纤维制品上能够大量繁衍,而在竹纤维面料上,一小时后细菌消失了48%,24小时后被杀死75%,棉毛巾在夏日会发臭即是细菌成千上万倍繁衍的结果。而以竹子为原料提取出的竹纤维同样具有竹醌的成份。另外,竹纤维内部特殊的结构使其具有强劲的吸附能力,能吸附空气中甲醛、苯、甲苯、氨等有害物质,并消除不良异味。竹纤维横截面布满近似于椭圆型的孔隙,并且高度中空,可在瞬间吸收蒸发水分,具有良好的吸湿放湿功能,从而有效调节人体适度平衡。竹纤维具有单位细度细、手感柔软;白度好、色彩亮丽;韧性及耐磨性强,有独特的回弹性;有较强的纵向和横向强度、且稳定均一,悬垂性佳;柔软滑爽不扎身,比棉还软,有着特有的丝绒感。是真正的亲肤保健产品。竹纤维的是从原竹中提练出来的绿色环保材料,它具有竹子天然的防螨、防臭、防虫和产生负离子特性,并能有效的阻挡紫外线对人体的辐射,不会对皮肤产生任何刺激。

竹纤维是以3至4年的天然竹子为原料,经特殊的高科技工艺处理,把竹子中的纤维素提取出来,再经制胶、纺丝等工序而制造出的再生纤维素纤维。因为竹子自身能产生负离子和防虫抗菌作用,生长过程中因无病虫害而免除了农药的污染;并且竹纤维在制造全过程中采用高科技手段,不含任何化学添加剂,并具有天然抗菌、抑菌、防螨、防臭和抗紫外线作用,具有良好的透气性、瞬间吸水性、较强的耐磨性、良好的染色性等优良的特性。如上所述竹纤维具有很多优良的特性。如上所述虽然竹纤维的特点明显,但是人们还一直没有用其作为生产毛巾的原料。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竹纤维、棉纤维混纺毛巾,其结构中具有竹纤维条的成分,从而可以达到防霉保健的作用。

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竹纤维、棉纤维混纺毛巾,其包括经线单元以及纬线单元,该经线单元以及该纬线单元彼此交织在一起,形成本实用新型的该毛巾,其中,该经线单元包括若干条经线,若干条经线彼此平行排列设置,并且在彼此相邻的两条该经线之间形成穿孔。

该经线的外表面上设置有浆水层,该浆水层完全包裹在该经线的外表面上,由于该经线是由柔性材料制成的,所以在该经线的外表面上设置该浆水层可以提高该经线的硬度,从而方便生产。

该纬线单元包括若干条纬线,若干条该纬线平行设置,该纬线依次穿过该经线单元的该穿孔,使彼此相邻的两条该经线,一条位于该纬线的上方,而另外一条位于该纬线的下方。

该纬线单元还包括若干挑头,如上所述,当该纬线依次穿过该经线单元的该穿孔,使彼此相邻的两条该经线,一条位于该纬线的上方,而另外一条位于该纬线的下方的过程中,该纬线可以相对于该经线产生自由端,该自由端位于该经线上方或者是下方一定距离处,以形成该挑头,借助该挑头的结构设计可以使本实用新型的毛巾具有更强吸水性的特点。

如上所述的该经线包括竹纤维条以及棉纤维条,该竹纤维条以及该棉纤维条彼此捻合在一起形成该经线,如上所述的该纬线包括竹纤维条以及棉纤维条,该竹纤维条以及该棉纤维条彼此捻合在一起形成该纬线,如上所述该竹纤维条与该棉纤维条之间的数量比为3∶1。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学进,未经黄学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23779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