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地下连续墙接头柔性止水带的安装器有效
申请号: | 200920237680.3 | 申请日: | 2009-10-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54042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8-18 |
发明(设计)人: | 钟显奇;彭小林;方启超;邵孟新;赵资钦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省基础工程公司;广东省建筑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29/16 | 分类号: | E02D29/16;E02D29/02 |
代理公司: | 广东世纪专利事务所 44216 | 代理人: | 刘润愚 |
地址: | 510620 广东省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地下 连续 接头 柔性 止水带 安装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能适应各种地层在地下连续墙施工过程中安装橡胶等柔性止水带的安装装置或工具。
背景技术
地下连续墙技术是一种重要的土木工程深基坑支护技术,是在要开挖的要建造像地下室等地下工程建(构)筑物的四周构筑深度比地下工程建筑物深度大一定比例的水下钢筋混凝土地下墙体,起到挡土挡水的作用,然后再进行支撑或锚固,才能开挖土石方和施工地下工程结构。但地下连续墙是一个一个槽段连接起来的,接头面要求平整并达到一定的防水止水效果。一个完整的地下连续墙围护结构一般由长度小于6m的单元槽段拼接而成,槽段之间存在不同时间浇筑的水下混凝土接缝,接缝的型式和质量是影响地下连续墙止水效果的最重要一环。
国内普遍采用的接头型式有三种:一种是圆形接头管工艺,在国内各地使用,使用时间最长,工艺成熟,但往往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止水效果不被普遍认可;第二种是在广东地区使用的工字钢接头工艺,也就是用一定厚度的钢板焊接成工字型或仿工字型,对称放在一期槽孔接头的两端,形成光滑接头面,二期槽孔必须在两侧相邻的一期槽孔混凝土完成之后才能施工,这种方法存在混凝土绕流,接头渗水通道一道变两道、造价高、材料浪费的缺点,而且止水还是不理想,且还不是绿色的施工方法;第三种是在上海地区施工的十字钢板施工工艺,工艺复杂,成本高,与圆管接头相比,混凝土接缝不是半圆形而是一个垂直于连续墙轴线的接头平面,在接头平面的中间垂直于此平面竖向放置起止水作用的十字钢板。
由于橡胶止水带是一种优良的混凝土接缝止水材料,在国外已有使用地下连续墙的橡胶柔性止水接头施工的先例,日本熊谷组在施工广州中信广场地下连续墙时曾使用过。橡胶柔性止水接头是在混凝土端面放上橡胶止水板,橡胶止水板具有耐伸缩变形、成本低、止水效果好的特点,且端面可以设计不同的凹凸形状或圆弧形,提高了接头的抗冲切能力和进一步提高地下连续墙的防水性能,地下连续墙的抗渗能力较其它方法大幅度提高。但是橡胶板有弹性,不易安装,由于材料、工艺、设备、接头器的设计方法等原因,橡胶板安装和接头器的拆除较困难,不容易实施,故难于推广应用。国外的方法是把接头面的横截面做成类似U型钢板桩的横截面,接头器像U型钢板桩,背后封口提高刚度和防止混凝土绕流。接头器用螺栓连接接长到所需的长度。拆除时配手动千斤顶使用钢键从上而下像破竹子一样将接头器从地下连续墙混凝土接头面剥离,钢键焊接在地下连续墙抓斗(一种槽段开挖的重型设备)上。它的缺点是刚度小,而且要在相邻的新槽段开挖后才能拆除,如果因为槽段成孔要入岩和进度慢等原因,混凝土强度增长到了比较高的水平(3天就可达到设计强度的50%以上),这种拆除方法会比较困难,并且要准备许多这种接头器,成本也会增加。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的存在,提供一种柔性止水带安装方便、接头结构拆除容易和快速方便的新型的地下连续墙接头器,用于地下连续墙的接头面的成型和安装橡胶等柔性止水带。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地下连续墙接头柔性止水带安装器,所述安装器为由钢板或型钢制作成的宽度和厚度之比接近1的接头管结构,其与混凝土相接触的一侧设有至少一个可安装橡胶止水带的安装槽,且所述安装槽的开口处的宽度比槽腔的宽度略小。
其中,为保证运输方便,上述接头管结构的长度与卡车可运输的长度相一致,且各接头管结构的两端部设有相对应的快速旋转卡口连接结构;为便于现场施工和拆装各接头管结构,上述接头管结构的两端部靠近其快速旋转卡口连接结构处设有相对应的定位螺孔与定位螺栓孔,且各接头管结构沿其长度方向每隔一定的距离设有可供拔管器连接的定位卡槽,以保证接头管在混凝土凝固后,可方便地通过拔管器将其取出;同时,上述接头管结构沿其长度方向每隔一定的距离设有导墙就位孔;上述接头管结构的形状为与地下连续墙成孔的形状相一致的圆形或方形或多边形或圆形与方形或圆形与多边形相结合的复合形状,从而使接头管整体可快速可靠地置于待浇筑混凝土的槽段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省基础工程公司;广东省建筑工程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广东省基础工程公司;广东省建筑工程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23768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正温度系数片式电阻器的制造方法
- 下一篇:高压点火线线芯的绕线方法及其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