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极地用仪表保温套无效
申请号: | 200920237375.4 | 申请日: | 2009-10-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08695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16 |
发明(设计)人: | 杨跃忠;杨顶田;许占堂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12B9/02 | 分类号: | G12B9/02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陈卫 |
地址: | 510301 ***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极地 仪表 保温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仪表保温套,尤其是一种极地用仪表保温套。
背景技术
传统的冰上作业仪表保温措施仅是在仪表箱外加一层棉布状保温套,保温性能很差,而且仪表和外界的连线接口处经常裸露在外,不仅影响了保温套的保温性能,而且由于所述连线接口处裸露在外,在特殊恶劣工作环境下,连线接口部位容易老化甚至会影响到仪表的正常工作。
为了加强保温效果,也出现了一种在保温套中增加加热保温带,从而实现自主加热的功能,通过手动温控开关控制其加热与否,但由于这种加热过程为手动操作,因而容易出现仪表温度很高还继续加热的情况,会造成能源的浪费,或者仪表温度已经过低,但还未加热,这两种情况都不能根据仪表的实际温度自动调节温度,甚至会使仪表无法正常工作。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保温效果好、可以对仪表连线接口进行保护的、能够利用外部提供的电源自动加热保温的极地用仪表保温套。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极地用仪表保温套,从外到内依次包括防水外壳、保温层以及加热层,在所述防水外壳、保温层、加热层相对应的位置分别设有若干个孔,该孔和仪表连线接口相对应,在防水外壳上和所述孔对应的位置还连接有管状紧箍套。这样,在仪表和外界的接线处,有管状紧箍套的保护,对连线接口进行了保温的同时也可以防水。
所述管状紧箍套包括最外防水层和若干保温内层,该管状紧箍套和防水外壳为一体的结构或通过缝制连接。在所述防水外壳上还连接有包裹所有管状紧箍套的管状外层紧箍套。在该管状外层紧箍套端口处,设有用来扎紧所述管状紧箍套的装置。这样,在若干个小的管状紧箍套外加设大的管状外层紧箍套,更增加了保温效果以及防水性能,当仪器不用时将其卷起并扎紧,也可对内部的管状紧箍套起到保护作用。
所述防水外壳材质为防水皮革,所述保温层材质为羽绒材料。采用了不易老化的防水皮革以及保温效果较好的羽绒材料。所述防水外壳、保温层以及加热层相对应的位置还设有缺口,该缺口和仪表显示屏相对应。这样设计是为了考虑某些有显示屏的仪表,使其显示屏裸露在外。
所述防水外壳为长方体,其各面为可拆卸的结构,所述孔设置在该防水外壳的左、右侧面,所述缺口设置在该防水外壳的上表面。这是根据仪表形状,以及其上连线接口位置的实际情况,来确定的孔以及缺口的位置。
所述防水外壳、保温层以及加热层通过魔术贴连接为一体,所述防水外壳各面通过魔术贴粘连。这样各面的可拆卸的结构可以使得维护和更换方便,同时,防水外壳、保温层以及加热层通过魔术贴连接为一体的结构也使得安装方便。
所述加热层为加热带或者碳纤维加热布,其上还设置有相互连接的温度检测探头和温度控制器,所述温度控制器用于控制加热层的电通断,从该温度控制器引出电源插头连接外接电源。这样,能够利用外部提供的电源自动加热保温,同时,还可以根据温度的实际情况决定加热与否,节能环保。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极地用仪表保温套,针对现有技术的缺点,在仪表连线接口处设置了管状紧箍套,用以保护仪表和连线间的接口,同时采用了三层结构,在防水的同时,保温效果也较为理想,此外,其最内层的加热层利用外部提供的电源自动加热保温,且能根据仪表的实际温度来决定加热与否,节能环保。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平面展开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的描述。
实施例
本实用新型的极地用仪表保温套,从外到内依次包括防水外壳、保温层以及加热层,它们通过魔术贴连接为一体的结构,如图1所示,在所述防水外壳、保温层、加热层相对应的位置分别设有若干个孔9和19,该孔9和19和仪表上的连线接口相对应,在防水外壳上和所述孔对应的位置还连接有管状紧箍套24,该管状紧箍套24的直径略比连线接口和仪表连线稍大即可,如图2所示。这样,在仪表和外界的接线处有管状紧箍套的保护,对连线接口进行了保温的同时也可以防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23737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