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汽车凉篷无效
申请号: | 200920236009.7 | 申请日: | 2009-09-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20203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7-07 |
发明(设计)人: | 胡杰;马淳;胡晓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际华三五二一特种装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J11/04 | 分类号: | B60J11/04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4 | 代理人: | 柏尚春 |
地址: | 210007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车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的附件,具体涉及一种可以遮阳散热并且使用起来快捷方便的汽车凉篷。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汽车的日益普及,汽车使用数量急剧增加,而停车场车棚数量有限,越来越多的汽车不得不露天停放。车身都是由金属制成,传热系数高,汽车经阳光暴晒后会使车内温度急剧上升。尤其是在炎炎夏日,车厢内温度过高,人员进入后就像进入桑拿室一样让人窒息。启动前,必须先打开车门、车窗,经长时间自然通风散热后才能进入车厢,很浪费时间;如果马上打开车内空调进行降温,必然增加耗油量,浪费能源。目前市场上存在和销售的防晒产品有汽车遮阳板和车身防晒罩,汽车遮阳板是利用反光的原理,可以反射阳光,但车内照样会聚集大量的热量;车身防晒罩是停车后用罩子将汽车整体罩起来,虽然防晒防尘,但使用起来非常麻烦,特别是没有隔热散热功效。
实用新型内容
发明目的: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可以有效防晒散热并且使用起来方便快捷的汽车凉篷。
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汽车凉篷,包括篷布和用于将篷布支撑在车身之上的支撑杆,所述支撑杆通过吸盘固定在车身上,所述篷布与车身之间形成空气对流通道。
为了使篷布表面更加平整,在篷布的四角设有将篷布张紧于车身之上的拉绳;为了将拉绳方便的固定在车身上,在拉绳上设有挂钩。
为了遮挡直射下来的阳光,篷布的主体形状大小与车顶及前后车窗形状大小相适配;为了避免阳光通过两侧车窗斜射进入车内,篷布主体的两侧延伸出能够遮挡两侧车窗的裙边;为了削弱阳光强度,在篷布外表面设有反光层面。
为了对篷布起到更好的支撑作用,支撑杆的倾斜角度是可以调节的;支撑杆的数量可以为四根,分别通过吸盘安装在汽车前后车窗上;支撑杆的数量也可以为两根或五根。总之,支撑杆的数量和安装位置可以根据需要灵活选择。
本实用新型的汽车凉篷适于在露天停车时使用。停车后,将支撑杆通过吸盘安装在车身上,再将篷布架设于支撑杆上,调整支撑杆的倾斜角度,使篷布表面平整地张紧于车身之上,并使篷布与车身之间形成空气对流通道,最后拉紧拉绳,把拉绳的挂钩固定在车身上。本实用新型的汽车凉篷是利用空气对流和反光理论,使得汽车在暴晒条件下内部温度不易升高。一方面篷布与车身之间保持一定的间距,使得热空气和冷空气产生对流,同一高度的空气发生水平运动;另一方面强烈的光线穿过篷布照射到汽车上,光线强度会减弱。通过理论研究和实验,汽车内部的温度能够达到预期效果,车主进入车厢时无需再专门对汽车进行散热降温。车主开车前,首先将拉绳上的挂钩从车身取下来,再取下篷布和支撑杆,最后将篷布折叠起来放入车内以备下次使用。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汽车凉篷构思巧妙,首次将空气对流原理利用于解决汽车的防晒散热问题,可以有效疏散热量,避免热量在车身内聚集,车主进入车厢后无需使用空调散热,可以减少油耗、降低尾气排放,节省能源、有利于环保;同时,本实用新型可以起到遮阳和防尘的作用,并且外形美观大方,结构简单,成本低廉,使用起来方便快捷,便于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支撑杆为四根时支撑杆的安装位置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支撑杆为两根时支撑杆的安装位置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支撑杆为五根时支撑杆的安装位置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更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和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汽车凉篷包括篷布1和用于将篷布1支撑在车身之上的支撑杆3,支撑杆3通过吸盘4固定在车身上,篷布1与车身之间形成空气对流通道。在篷布1的四角设有将篷布1张紧于车身之上的拉绳2,可以使篷布1表面更加平整;在拉绳2上设有挂钩5,可以将拉绳2更方便的固定在车身上,挂钩5可以钩在汽车底盘或车轮上。篷布1的主体形状大小与车顶及前后车窗形状大小相适配,可以遮挡直射下来的阳光;篷布1的篷布主体的两侧延伸出能够遮挡两侧车窗的裙边,可以避免阳光通过两侧车窗斜射进入车内;在篷布1外表面设有反光层面,可以削弱阳光强度。为了对篷布1起到更好的支撑作用,支撑杆3的倾斜角度是可以调节的;支撑杆3的数量可以为四根,分别通过吸盘4安装在汽车前后车窗上,如图3所示;支撑杆3的数量也可以为两根,分别安装在汽车前后车窗上,如图4所示;支撑杆3的数量还可以为五根,分别安装在汽车前后车窗和车顶上,如图5所示。总之,支撑杆的数量和安装位置可以根据需要灵活选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际华三五二一特种装备有限公司,未经南京际华三五二一特种装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23600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