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高压泵浮球进水结构无效
申请号: | 200920234841.3 | 申请日: | 2009-08-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70553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5-19 |
发明(设计)人: | 黄亦仁 | 申请(专利权)人: | 物理农林机械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5B15/00 | 分类号: | B05B15/00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2103 | 代理人: | 陶海锋 |
地址: | 215143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压泵 进水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高压泵供水装置,具体涉及一种高压泵浮球进水结构。
背景技术
高压喷雾装置的水源一般可以直接接入自来水或由设定的贮水槽来实现供水,然而,在使用时在关断高压泵后喷雾端口仍会有滴水现象发生,这是由于:①管路内残留高压水,由于输出端高压关闭瞬间,输送管内部的高压水无法同步释出,以致加压泵虽已停止转动增压,但其管内残压仍会在管路中形成蓄压,从而造成滴漏现象;②高压泵停止工作时,由于一般自来水的水压约在7kg/cm2左右,该水压虽不到喷雾的压力值,但常会使喷雾头产生水流滴出的情形。为此,通常在管路上配置一泄压阀,在高压泵停止运转后或出水端关闭后,对管内高压水流的释压泄放操作,通过回水孔道向外界排泄滞留蓄压水,而泄放时通常直接将内部水流放流到外界,如此便形成对环境的污染,即便是通过连接管路向水沟内排放的话,亦将形成对水资源的浪费,无法实现循环使用。
为确保资源的循环使用,本申请人曾提出中国实用新型专利《高压泵的供水装置》的申请(申请号200920038330.4),该装置可有效为高压泵供水及回收用水,回水循环使用,使水资源的使用更符合现代化的环保安全卫生等多项使用要求。然而,实际使用后发现,因为自来水水压常不稳定,再加上高压泵管路内压的反压现象,使自来水与贮水槽间的切换供水操作,常有延迟及误动作发生,如何有效将切换装置做适当的改进,使其能在切换控制操作上更为准确与及时,需要我们进一步的改进开发。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高压泵浮球进水结构,通过对结构的改进,使其能在切换供水源操作上更为准确、及时,避免因水压不稳定而产生的切换延迟及误动作现象。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高压泵浮球进水结构,包括一高压泵及回水贮槽,所述贮槽内设有一浮球及与该浮球连接的臂杆,贮槽一侧的给水口内侧设有一T形出水用的连接管,所述连接管顶段,连接给水口相连管内穿设有一塞杆,所述贮槽底部设有与高压泵回水管相连的回水口,所述塞杆对应给水口端上设有封闭给水口的密封环,塞杆的另一端穿出连接管外侧段的杆面上,设有一段呈平面状的枢接杆面,对应该枢接杆面处的所述臂杆上开设有一枢接槽口,两者相互插接配合连接,构成所述塞杆位于所述连接管内的滑移。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贮槽上开有与自来水供水管路连接的给水口,与高压泵泄放回流管连接的回水口,而出水口则由连接管的一侧贯穿槽壁与高压泵的进水口连接,形成完整的供水环路。在使用时,通过浮球在贮槽内的下沉(贮槽内水位低时),经臂杆拉动塞杆在连接管连接给水口相连管内后移,打开给水口,由自来水管路为高压泵供水;贮槽内回水将浮球浮起上升后,臂杆推动塞杆在滑移连接管内滑移,借助套设于塞杆上的弹性件复位,封闭给水口,此时由高压泵的抽吸力,将与T形连接管底部连接的延长管底端逆止阀片打开,贮槽内的回流水为高压泵供水;当贮槽内的水位下降后,浮球下落,便同时打开给水口,恢复自来水供水,直至回流水将贮槽再次补满。这样,在自来水与回流水之间自动切换供水源,而通过臂杆与塞杆之间枢接推顶,由浮球的升降浮控摆动,同步拉控塞杆在管内作伸缩滑移,使塞杆启闭给水口的操作根据浮球升降控制,避免受来自给水口自来水水压对塞杆的影响。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连接管底部设有延长管,延长管底部设有一阀片,阀片上设有一贯通连接管与贮槽的细穿孔。通过延长管底部阀片中央的透空细穿孔的设置,使整个与出水口连接的出水管内的压力不会有残存高压的反压差情形,确保高压泵加压使用时进水的切换操控准确。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优点是:
1、由于本实用新型中与浮球连接的臂杆顶端设有枢接槽口,对应塞杆端部设有与该枢接槽口插接配合的枢接杆面,通过浮球在贮槽内升降浮控摆动来同步推拉塞杆在连接管内的滑移,借助塞杆前端的密封环及弹性件对给水口实现准确、及时的启闭操作,避免给水口处自来水水压变化对塞杆的影响;
2、在延长管底部设置的阀片上设置一细穿孔,连通延长管与贮槽,使整个与出水口连接的出水管内的压力不会有残存高压的反压差情形,确保高压泵加压使用时进水的切换操控准确。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浮球进水控制结构组装分解参考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贮槽与浮球进水控制结构组装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以自来水供水的使用状态参考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物理农林机械科技(苏州)有限公司,未经物理农林机械科技(苏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23484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注胶设备的供料系统
- 下一篇:一种发电机定、转子线接头夹紧模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