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对击锤下顶出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920233954.1 | 申请日: | 2009-07-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93422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02 |
发明(设计)人: | 张长龙;严厚广;王兴云;王爱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海安县百协锻锤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J7/06 | 分类号: | B21J7/06;B21J7/2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66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击锤下顶出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对击锤下顶出装置,尤其是一种对击锤下顶出装置。
背景技术:
传统的对击锤顶出装置都是在下锤头或模座内安装一液压油缸,再配一顶出液压站来实现顶出功能,由于对击锤对击过程中下锤头或模座本身振动较大,安装在其中的顶出油缸受冲击振动易损坏而不能发挥其顶出功能,另外由于下锤头运动行程较大,顶出液压站与顶出油缸间联接高压软管易损坏爆裂,不能确保生产安全。另外有的对击锤甚至没有顶出装置,这样会使对击锤的适应性大大降低,好多模腔较深的锻件不能生产,并且无顶出装置使锻件与模具接触时间长,从而缩短了模具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对击锤下顶出装置,它能解决传统对击锤液压顶出装置易损坏、易出现高压油管爆裂漏油等种种问题,同时该顶出装置不需外配动力,大大节约了能源。为了解决背景技术所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在对击锤的下锤头3内安装有下顶出装置7,下顶出装置是由下模具7-1、模具顶杆7-2、锤架底座7-4、联动油缸7-5、固定顶杆7-6组成,联动油缸7-5和固定顶杆7-6安装在锤架底座7-4上,在下锤头3内安装有两固定顶杆7-6,在模具和下锤头内安装有模具顶杆7-2。
下锤头3的运动通过联动油缸7-5在上锤头作用下实现。对击时下模具7-1、模具顶杆7-2随下锤头一起向上运动,固定顶杆7-6与锤架底座7-4固定不动,对击结束上、下锤头复位,下锤头在重力作用下向下运动,当模具顶杆7-2随下锤头3运动至固定顶杆7-6顶部时即停止运动,而此时下模具7-1中的锻件仍随下模具7-1和下锤头3向下运动,此时锻件就被模具顶杆7-2从下模具7-1模腔中顶出,完成一次顶出运动。
本实用新型中对击锤是采用动力驱动使上锤头向下快速运动的同时使下锤头向上快速来实现对击动作的,下锤头的运动通过联动油缸5来实现。上、下锤头对击的过程中,固定顶杆固定不动,模具顶杆随下锤头运动至其限位时与下锤头一同向上运动;当下锤头回程复位时,一旦模具顶杆接触到固定顶杆其即停止运动,而此时锻件、下模具和下锤头继续向下运动,当锻件接触到模具顶杆时,模具顶杆就将锻件顶出模具完成顶出功能,此顶出机构不需外加动力系统。
本实用新型解决了传统对击锤液压顶出装置易损坏、易出现高压油管爆裂漏油等种种问题,同时该顶出装置不需外配动力,大大节约了能源。
附图说明:
图1是对击锤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顶出装置7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看图1-2,本具体实施方式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在对击锤的下锤头3内安装有下顶出装置7,下顶出装置是由下模具7-1、模具顶杆7-2、锤架底座7-4、联动油缸7-5、固定顶杆7-6组成,联动油缸7-5和固定顶杆7-6安装在锤架底座7-4上,在下锤头3内安装有两固定顶杆7-6,在模具和下锤头内安装有模具顶杆7-2。
下锤头3的运动通过联动油缸7-5在上锤头作用下实现。对击时下模具7-1、模具顶杆7-2随下锤头一起向上运动,固定顶杆7-6与锤架底座7-4固定不动,对击结束上、下锤头复位,下锤头在重力作用下向下运动,当模具顶杆7-2随下锤头3运动至固定顶杆7-6顶部时即停止运动,而此时下模具7-1中的锻件仍随下模具7-1和下锤头3向下运动,此时锻件就被模具顶杆7-2从下模具7-1模腔中顶出,完成一次顶出运动。
所述的对击锤由联动油缸1、2、下锤头3、上锤头4、锤架5和液压动力系统6、下顶出装置7组成,打击过程中液压动力系统6驱动上锤头4向下快速运动,与此同时上锤头4通过联动油缸1和2驱动下锤头3向上快速运动实现对击打击运动。上锤头4在液压动力系统作用下回程的同时下锤头在其重力作用下也回程复位。
本实用新型中对击锤是采用动力驱动使上锤头向下快速运动的同时使下锤头向上快速来实现对击动作的,下锤头的运动通过联动油缸5来实现。上、下锤头对击的过程中,固定顶杆固定不动,模具顶杆随下锤头运动至其限位时与下锤头一同向上运动;当下锤头回程复位时,一旦模具顶杆接触到固定顶杆其即停止运动,而此时锻件、下模具和下锤头继续向下运动,当锻件接触到模具顶杆时,模具顶杆就将锻件顶出模具完成顶出功能,此顶出机构不需外加动力系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海安县百协锻锤有限公司,未经海安县百协锻锤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23395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三斜面铣刀型钻头研磨机
- 下一篇:全自动编程植齿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