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防近视书夹无效
| 申请号: | 200920233665.1 | 申请日: | 2009-07-24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94113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02 |
| 发明(设计)人: | 袁磬霖 | 申请(专利权)人: | 袁磬霖 |
| 主分类号: | B42D9/00 | 分类号: | B42D9/00;A47B23/00 |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李纪昌 |
| 地址: | 214008 江苏省无***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近视 书夹 | ||
一、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文具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防近视书夹。
二、背景技术
近视眼是指眼在不使用调节时,平行光线通过眼的屈光系统屈折后,焦点落在视网膜之前的一种屈光状态。所以近视眼不能看清远方的目标。若将目标逐渐向眼移近、发出的光线对眼呈一定程度的散开,形成焦点就向后移,当目标物移近至眼前的某一点。此点离眼的位置愈近,近视眼的程度愈深。近视发生的原因大多为眼球前后轴过长(称为轴性近视),其次为眼的屈光力较强(称为屈率性近视)。近视多发生在青少年时期,遗传因素有一定影响,但其发生和发展,与灯光照明不足,阅读姿势不当,近距离工作较久等有密切关系。用眼距离过近是近视的主要原因之一,据有关资料报道,青少年近视眼以长期用眼距离过近引起者为多见。青少年眼睛的调节力很强,当书本与眼睛的距离达7-10厘米时仍能看清物体,但如果经常以此距离看书,写字就会使眼睛的调节异常紧张,从而可形成屈折性(调节性)近视,所谓的假性近视。如果长期调节过度,使睫状肌不能灵活伸缩,由于调节过度而引起辐辏作用加强,使眼外肌对眼球施加压力,眼内压增高,眼内组织充血,加上青少年眼球组织娇嫩,眼球壁受压渐渐延伸,眼球前后轴变长,超过了正常值就形成了轴性近视眼,所谓真性近视。正常阅读距离应是30-35厘米。
三、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针对青少年用眼距离不易掌控的问题,提供一种防近视书夹,该书夹可以通过控制头与书本的距离,达到防止用眼距离过近的问题。
技术方案:一种防近视书夹,包括书夹板体,所述书夹板体上设有夹子,夹子上设有棒,所述棒的一端与夹子转动连接。所述棒的另一端设有胶条。所述棒的长度为20~40cm。所述棒上设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与棒转动连接。所述书夹板体上设有限位块,用于抵住支撑架。
有益效果:
防近视书夹,该书夹可以通过控制头与书本的距离,达到防止用眼距离过近的问题,避免长时间用眼后造成近视。
四、附图说明
图1为防近视书夹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为书夹板体,(2)为夹子,(3)棒,(4)胶条,(5)支撑架,(6)限位块。
五、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一种防近视书夹,包括书夹板体1,书夹板体上设有夹子2,夹子上设有棒3,棒的一端与夹子转动连接,棒的长度为20~40cm。棒上设有支撑架5,支撑架与棒转动连接。书夹板体上设有限位块,用于抵住支撑架。
实施例2:
一种防近视书夹,包括书夹板体1,书夹板体上设有夹子2,夹子2上设有棒3,棒3的一端与夹子2转动连接,棒3的另一端设有胶条4,胶条可以避免棒对眼睛的伤害,并且撑住头部时较为舒适。棒的长度为20~40cm。棒上设有支撑架5,支撑架5与棒3转动连接。书夹板体上设有限位块6,用于抵住支撑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袁磬霖,未经袁磬霖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23366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