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欠压脱扣电路有效
申请号: | 200920233418.1 | 申请日: | 2009-07-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98974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02 |
发明(设计)人: | 奚慎云;孙伟锋;殷建强;潘振克;张晓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熟开关制造有限公司(原常熟开关厂) |
主分类号: | H02H3/24 | 分类号: | H02H3/24 |
代理公司: | 常熟市常新专利商标事务所 32113 | 代理人: | 王海泉 |
地址: | 2155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欠压脱扣 电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欠压脱扣电路,属于低压电器领域。
背景技术
低压断路器主要承担配电线路和用电设备的过载、欠电压、短路保护之用,而欠压保护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欠压保护对提高配电线路整体质量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当失压或欠压时,欠压脱扣器线圈磁场力减小,欠压脱扣器动作,使断路器分断,从而确保配电线路及设备安全。目前市场上众多的欠压脱扣器,其缺点为:动作的准确可靠性差;在欠电压工作较高的场合容易烧毁,影响低压断路器的使用可靠性。有的欠压脱扣器采用专门的控制电路来进行电压检测和脱扣器控制,但吸合、释放点不够精确,脱扣线圈发热较大,且电路中的元器件较多,影响配电线路的质量。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电路结构简单、脱扣动作的准确可靠性高,吸合、释放点精确,脱扣线圈发热小的欠压脱扣电路。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来实现的,一种欠压脱扣电路,包括整流采样电路、电源电路和控制电路,整流采样电路与电源电路和控制电路连接,电源电路与控制电路连接,其特征在于控制电路包括微处理器电路、电平转换电路和驱动电路,微处理器电路与电源电路和整流采样电路连接,电平转换电路与微处理器电路和驱动电路连接,驱动电路与整流采样电路和电源电路连接。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整流采样电路包括整流二极管VD1、VD2、VD3、VD4、压敏电阻RV1、电阻R1、R2和电容C1、C2,整流二极管VD1的正极与压敏电阻RV1的一端、电容C1的一端、交流电压一输入端和整流二极管VD3的负极连接,整流二极管VD2的正极与交流电压另一输入端、压敏电阻RV1的另一端、电容C1的另一端和整流二极管VD4的负极连接,整流二极管VD1、VD2的负极和电阻R1的一端与电源电路和控制电路中的驱动电路连接,电阻R1的另一端与电容C2的一端、电阻R2的一端和控制电路中的微处理器电路连接,整流二极管VD3、VD4的正极、电容C2的另一端和电阻R2的另一端接地。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电源电路包括电阻R3、稳压二极管VZ1、电容C3和稳压器N1,电阻R3的一端与整流采样电路和控制电路中的驱动电路连接,电阻R3的另一端与稳压二极管VZ1的负极、电容C3的一端和稳压器N1的IN端连接并输出直流电源VCC,稳压器N1的OUT端与控制电路中的微处理器电路连接,稳压二极管VZ1的正极、电容C3的另一端和稳压器N1的GND端接地。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微处理器电路包括微处理器N2和电容C4,电容C4的一端与微处理器N2的VDD端和电源电路中稳压器N1的OUT端连接,微处理器N2的PTAO端与电平转换电路连接,微处理器N2的PTA3端与整流采样电路连接,电容C4的另一端和微处理器N2的VSS端接地。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电平转换电路包括集成电路N3和电阻R4,集成电路N3的IN+端与微处理器电路中微处理器N2的PTAO端连接,集成电路N3的VDD接直流电源VCC,集成电路N3的OUT端与电阻R4的一端连接,电阻R4的另一端与驱动电路连接,集成电路N3的二个GND端和IN-端接地。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驱动电路包括MOS管VT1和续流二极管VD5,续流二极管VD5的负极与电源电路、整流采样电路和欠压脱扣器的脱扣线圈L的一端连接,续流二极管VD5的正极与欠压脱扣器的脱扣线圈L的另一端和MOS管VT1的漏极连接,MOS管VT1的栅极与电平转换电路中电阻R4的另一端连接,MOS管VT1的源极接地。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使脱扣动作准确可靠性高,吸合、释放点精确,并使吸合和释放点具有一定的回差,避免重复吸放,有效减小脱扣线圈发热,且电路结构简单。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原理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电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熟开关制造有限公司(原常熟开关厂),未经常熟开关制造有限公司(原常熟开关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23341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无触点智能过载保护装置
- 下一篇:中包车的电缆保护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