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钢丝微动疲劳试验机无效
申请号: | 200920233073.X | 申请日: | 2009-07-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97672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02 |
发明(设计)人: | 张德坤;王大刚;王崧全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矿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3/00 | 分类号: | G01N3/00;G01N3/10;G01N3/56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唐惠芬 |
地址: | 221116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钢丝 微动 疲劳 试验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试验机,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研究钢丝微动疲劳状况的钢丝微动疲劳试验机。
背景技术
钢丝绳具有良好的弯曲柔韧性和承载能力,因而被广泛用作运输机械的牵引缆绳、矿山机械的提升缆绳、乘人索道的支撑缆绳、斜拉桥的承载钢索等,钢丝绳的承载强度和服役寿命对于这些应用装备的安全运行都非常重要。在这些装备的运行过程中,钢丝绳要经受反复的拉伸和弯曲以及动态载荷,使钢丝绳内部各股之间、钢丝与钢丝之间经受不同微动振幅的微动磨损,而且还要承受交变应力。较小的微动振幅往往会引起钢丝微动接触区的裂纹萌生、扩展与断裂,形成微动疲劳,加剧钢丝绳的疲劳破坏。微动疲劳作为微动损伤的三种模式之一,是在微动损伤影响下的疲劳破坏,复合了微动磨损与轴向疲劳,严重影响钢丝绳中钢丝的疲劳强度。因此,研制一种结构简单的微动疲劳试验机,来探讨钢丝的微动疲劳现象、机理及影响因素,对钢丝绳由于微动疲劳引起的疲劳强度降低和早期断裂进行预测,对提高钢丝绳的使用寿命有着重要意义。
目前用于微动摩擦及疲劳方面的试验机有:专利号为200420080073.8公开的一种钢丝微动磨损试验机,凸轮推动悬臂弹性板使下钢丝试样产生微小振幅振动,实现上、下钢丝试样的微动摩擦;专利号为200620125386.X公开的一种多功能微摩擦磨损试验机,实现下试样的大振幅和微振幅往复直线运动,完成上、下试样的对磨;MTS810型液压伺服疲劳试验机;专利号为200810196045.5公开的一种疲劳试验机,可通过控制高温箱内的温度对同时两组试样在不同温度条件下作不同频率的扭曲疲劳试验,可提高试验的工作效率;专利号为200810304928.3公开的一种对大直径轴类试件施加叠加磨损载荷的轴向疲劳实验方法及装置,采用减速器结构,可对同时承受磨损载荷和疲劳载荷的试样疲劳断裂原因和寿命预测有帮助。
上述试验机中,试样的微动摩擦试验机和疲劳试验机均是单一形式的试验机,叠加磨损载荷的轴向疲劳实验方法及装置是减速器结构,适用于轴类试件,而对于集钢丝间微动摩擦磨损与轴向疲劳为一体、结构简单的试验机还没有。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根据已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研制一种结构简单、集成钢丝之间的微动磨损和钢丝轴向疲劳为一体的微动疲劳试验机。
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钢丝微动疲劳试验机,包括支撑平台,设在支撑平台上的两根支撑立柱,两根支撑立柱上设有对轴向钢丝施加水平方向力的水平加载装置,支撑立柱的顶部设有承载梁,承载梁下端面上设有夹住轴向钢丝上端的轴向夹紧装置,支撑平台上端面上设有夹住轴向钢丝下端的轴向拉压装置;所述水平加载装置包括凹形水平支座,凹形水平支座上对称设有位于轴向钢丝两侧的导向支座,导向支座内对称设有楔形滑块,楔形滑块相对轴向钢丝一侧设有加载钢丝;轴向钢丝一侧导向支座内的楔形滑块连接有压力传感器,另一侧导向支座内的楔形滑块连接有加载杆和调节加载杆的锁紧螺母,凹形水平支座的两端分别设有将其固定于两根支撑立柱上的内外夹具。
所述的楔形滑块端面开有半圆形凹槽,在凹槽末端开有将加载钢丝置于凹槽中的通孔;所述的加载杆中间为四棱状;所述设在承载梁下端面的轴向夹紧装置由轮辐式拉压传感器,与轮辐式拉压传感器相连的螺纹杆和固定在螺纹杆上的上夹持块构成;所述设在支撑平台上的轴向拉压装置由油缸,连接在油缸活塞上的螺纹杆和固定在螺纹杆上的下夹持块构成。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采用电液伺服驱动方式对钢丝试样施加轴向力,并采用对称的导向支座和楔形滑块加载,整体式可浮动的凹形水平支座,可动态地调整水平支座使轴向疲劳钢丝不产生弯曲应力,能够同时将微动磨损和轴向疲劳应力共同作用在轴向钢丝上,可以实现轴向钢丝在不同接触载荷、不同微动振幅、不同应力幅、不同应力比、不同频率下的微动疲劳,同时可以记录实验过程中轴向钢丝交变力的变化,这对研究钢丝由于微动磨损引起的疲劳强度降低和断裂提供了有效的实验装备。其结构简单,驱动力大,实验参数变动方便、易于计算机控制和测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A-A视图。
图中:1-固定螺母,2-上承载梁,3-支撑立柱,4-下夹持块,5-螺纹杆,6-活塞,7-油缸,8-支撑平台,9-压力传感器,10-凹形水平支座,11-轴向钢丝,12-上夹持块,13-螺纹杆,14-轮辐式拉压传感器,15-外夹具,16-内夹具,17-螺栓,18-锁紧螺母,19-加载杆,20-导向支座,21-楔形滑块,22-加载钢丝。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矿业大学,未经中国矿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23307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