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线缆计长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920233026.5 | 申请日: | 2009-07-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76758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5-19 |
发明(设计)人: | 周家骝;周建栋;张照阳;鲁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利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B7/04 | 分类号: | G01B7/04;G01B11/04;G01B21/06 |
代理公司: | 常熟市常新专利商标事务所 32113 | 代理人: | 朱伟军 |
地址: | 215542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线缆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长度的计量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线缆计长装置。
背景技术
电线电缆生产厂商都毫不例外地配备有线缆计长装置,通过线缆计长装置的计量,一方面能使生产厂商了解线缆的生产量,另一方面为流通渠道提供方便,再一方面为工程的施工管理提供便利。因此,线缆计长装置对线缆长度计量的正确与否不仅会给线缆生产厂商的自身管理及声誉构成相应的影响,而且还会产生连锁反应,例如,使中间环节的销售商产生困惑以及使用户造成不应有的麻烦。鉴此,线缆生产厂商通常致力于避免出现缺斤短两的情形,力保出荷线缆计量的误差值控制国家允许的误差范围。
目前,在线缆生产企业广为使用的线缆计长装置的结构由图3所示,包括机架1、计米轮2、摩擦轮3、旋转编码器4、摆臂5、拉簧6、一对导轮7、压轮架8和压轮9,计米轮2枢轴设置在机架1的一侧,摩擦轮3与旋转编码器4相配合并且枢轴设置在摆臂5的一端,摆臂5的另一端枢轴设置在机架1上,弹簧6的一端与摆臂5的近中部联结,另一端固定在机架1上,一对导轮7位于计米轮2的上部的两侧,压轮架8固定在机架1上并且对置于计米轮2的上方,压轮9设在压轮架8上,并且与计米轮2相配合,其中,摩擦轮3与计米轮2贴触。当要对导线10实施计长即长度计量时,导线10在牵引装置例如卷绕盘的驱动下并且在一对导轮7的导引下从压轮9与计米轮2之间通过,由导线10带动计米轮2旋转,进而由计米轮2带动摩擦轮3,从而由旋转编码器4将信号反馈给与其电连接的电子计数器计数。
上述结构的线缆计长装置在使用过程中会暴露以下欠缺:一是由于压轮9与计米轮2之间的间隙全凭工人手工操作,也就是说由工人对压轮9作上行或下行的调整来获得供导线10从压轮9与计米轮2之间适度通过的合理空间,但是,手工操作往往达不到期取的效果,例如,当压轮9离计米轮2的距离过于大时,计米轮2的旋转会产生影响,导致计量不准确,反之,压轮9过于压向计米轮2,那么会阻碍导线10的顺利通行乃至损及导线10;二是,摩擦轮3会出现打滑现象,尤其是当摩擦轮3表面遭遇水或水汽时,难以由计米轮2驱使其运动,从而使计量无法进行;三是弹簧6的作用虽然用于保障摩擦轮3与计米轮2的理想接触,但是,由于弹簧6容易产生疲劳,乃至失去弹性,因此难以发挥作用,必须经常更换。
可见,已有技术中的线缆计长装置不足以保障计量的正确性,为了避免出现计量误差超出规定的范围的情形,通常设计多个图3所示结构的线缆计长装置,实施同时计量,然后取平均值,该措施从理论上讲能够改善计量的正确性,但是实践证明效果甚微。
鉴上,有必要对已有技术中的线缆计长装置进行合理改进,下面介绍的技术方案便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任务在于提供一种有助于保障线缆长度计量的正确性的线缆计长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任务是这样来完成的,一种线缆计长装置,包括一具有线缆导板的机架;一由作用缸、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构成的计米轮开合机构,作用缸设在机架上,第一、第二连杆的一端同轴铰设在作用缸的作用缸柱的末端,第一、第二连杆的另一端各构成为自由端;一由计米轮转臂和计米轮构成的标准计米机构,计米轮转臂位于所述的作用缸的一侧并且与所述的第一连杆联结,该计米轮转臂的一端枢轴设置在机架上,计米轮设置在计米轮转臂的另一端,其中,在所述计米轮的下部的圆周方向间隔设置有一组第一信号突缘;一由校对轮转臂和校对轮构成的计米校对机构,校对轮转臂位于所述作用缸的另一侧,与所述计米轮转臂相对应并且与所述的第二连杆联结,该校对轮转臂的一端枢轴设置在机架上,校对轮设在校对轮转臂的另一端并且与所述的计米轮相对应;一由电子计器本体和第一信号采集器构成的电子计数机构,电子计数器本体固定在所述的线缆导板上,第一信号采集器与电子计数器本体电气连接,安装在所述的计米轮转臂上并且与所述的第一信号突缘相对应;一机械计数校验机构,安装在所述校对轮转臂和机架两者任择其一上,并且与所述校对轮相联结;一用于控制所述作用缸工作的作用缸工作控制机构,安装在所述机架上并且与作用缸气路或油路联结。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作用缸为气缸或油缸并且以卧置状态地悬空固定在所述机架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利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利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23302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