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将重力转化为动力的车无效
申请号: | 200920231656.9 | 申请日: | 2009-09-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06443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16 |
发明(设计)人: | 张洪铮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洪铮 |
主分类号: | B62M1/00 | 分类号: | B62M1/00;B62M1/20 |
代理公司: | 南京众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2206 | 代理人: | 刘喜莲 |
地址: | 222000 江苏省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重力 转化 动力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车,特别是一种能将重力转化为动力的车。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的将重力转化为动力的车,如专利号为00219478.3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将重力转化为动力的车,其车架的重力支撑杆与车轴间分别装有重力驱动器,重力驱动器是由弹性材料制成的弓形弹簧件,前端设有能与重力支撑杆连接的连接头,后端设有能安装于车轴的接口,车架的重力支撑杆与重力驱动器的连接头连接,车轴的外端分别固定在重力驱动器后端的接口中。该车在使用过程中使车的重心前移,将重力转化为动力,产生了一定的技术效果,其存在的缺陷在于:其重力转化为动力的效果并不十分明显,特别是其省力、增速效果较差。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根据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更为省力、增速效果好的将重力转化为动力的车。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的。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将重力转化为动力的车,包括车架、前后车轮、车梁和车座,其特点是,它还设有车身前倾驱动器;
所述的车身前倾驱动器包括前驱动斜叉、后驱动斜叉、前驱动器和中驱动器;
所述的前驱动斜叉由上下固定的上叉和前下叉构成,所述的上叉上端部连接在车架的前叉上,所述的前下叉设在车的前车轴上;后驱动斜叉由后下叉和固定在其上的三角形叉架构成,所述的三角形叉架与车架的后叉固定连接,所述的后下叉连接在车的后车轴上;
所述的前驱动器由驱动匣、L式板簧和连接小轴构成;所述的驱动匣前端固定在前管上,所述车梁的前端通过连接头用连接小轴连接在驱动匣上,所述的L式板簧设在驱动匣内并支撑在车梁上;所述的车梁为前低后高的折式车梁;它还设有连接在车梁中部与车的中轴上的2根连接杆;
所述的中驱动器包括中立管和传动杆,所述的中立管套设在与车座连接的鞍管上,在中立管内的鞍管上设有弹簧和压簧圈,中立管伸出鞍管与传动杆连接,所述的传动杆的另一端通过连接轴与活动曲板连接;在后车轴上设有的飞轮的飞轮套上设有环形滑槽,滑槽内设有滑块,所述的滑块连接在活动曲板的端部;所述车梁的后端部连接在中立管上,在中立管上还固定设有分别与车梁、车架的后叉连接的支撑杆。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还可以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来进一步实现。以上所述的一种将重力转化为动力的车,其特点是,所述车梁的后部的斜度为145°-160°。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还可以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来进一步实现。以上所述的一种将重力转化为动力的车,其特点是,所述前驱动斜叉的前下叉的叉口的斜度为145°-160°;所述后驱动斜叉的下叉的叉口的斜度为145°-160°。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还可以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来进一步实现。以上所述的一种将重力转化为动力的车,其特点是,所述车梁的前端部与L式板簧的上部所成角度为65°-75°。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还可以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来进一步实现。以上所述的一种将重力转化为动力的车,其特点是,前车轮与后车轮的直径比为1∶1-2。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结构更为科学合理的车身前倾驱动器,可以使骑车人和车上物体的重心前移,产生更大的前倾力。当脚踏施力使车子行驶时,由于连接杆推压车梁,就增加了车的前倾力,再通过车梁前部压动前驱动器的L形板簧上下移动,就可以将行驶物体升高时增加的势能,落下时转化为行驶系统的动能,将重力最大限度地转化为动力。同时,人坐在车座上后,通过鞍管压动传动杆,从而带动飞轮驱动车子前进,如此反复不断地驱动车轮加速前进,从而进一步起到了省力、增速的良好效果。所述的前驱动斜叉和后驱动斜叉可以进一步的增加前倾效果。本实用新型比普通车省力、增速效果达50%左右,是一种没有污染、节约能源的较理想的绿色交通工具。适用于自行车、助力车、三轮车、电动车和摩托车等。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将重力转化为动力的自行车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前驱动器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3为前驱动斜叉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4为后驱动斜叉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5为飞轮套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照附图,进一步描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施方案,以利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地了解本实用新型,而不是对本实用新型权利的限制。
实施例1。参照图1-5。一种将重力转化为动力的车,包括车架1、前后车轮6,10、车梁18和车座16,它还设有车身前倾驱动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洪铮,未经张洪铮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23165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双功能脚踏车的传动装置
- 下一篇:同步刹车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