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垃圾站或垃圾箱的升降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920231637.6 | 申请日: | 2009-09-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94859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02 |
发明(设计)人: | 张后亮;杨义安;张德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海沃机械(扬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F9/00 | 分类号: | B65F9/00;B65F1/14;B66F7/16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科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102 | 代理人: | 沈良菊 |
地址: | 225006 江苏省扬***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垃圾 垃圾箱 升降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环卫设备,特别涉及一种垃圾储运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建设步伐的加快,垃圾收集方式越来越多样化,城市垃圾处理成为一个城市的重点。城市环卫工人将垃圾收集后再集中到就近的垃圾中转站,通过中转站进行压缩处理,垃圾中转站的建设在地面上,一般在远离城市的重要商业中心、公园、广场等重点地区。一方面由于垃圾中转站需要占用一定的用地面积,而商业中心是寸土寸金;另一方面垃圾中转站在垃圾压缩过程中会存在一定的污染,而公园、广场一般是城市最美的地方。目前使用的垃圾中转站均建在地面上,且远离市中心,环卫工人的劳动强度大,同时环卫工人在将垃圾运往各中转站的过程中也会对城市造成二次污染,中转站本身的二次污染也难已解决。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垃圾中转过程中的二次污染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垃圾站或垃圾箱的升降装置,使垃圾转运站可以建到地下,以减少对城市环境的二次污染。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垃圾站或垃圾箱的升降装置,包括升降平台和升降平台外部的框架;所述升降平台包括顶板和底板,顶板和底板通过立柱连接,立柱上设有导轨,导轨配合安装在导轨座内,所述导轨座与框架相固定;顶板上设有垃圾投料口;顶板和底板之间留供垃圾站或垃圾箱进出的通道;框架和升降平台之间设有油缸,油缸两端分别铰接在框架和升降平台上。
本实用新型工作时,框架埋置于地下,仅使其上口与地面平齐,油缸可驱动升降装置升起或沉入地下,垃圾站或垃圾箱搁置在底板上,并与垃圾投料口相对应,当升降装置沉入地下后,可从垃圾投料口投入垃圾,垃圾被投入垃圾箱或垃圾站内;当垃圾装满后,可通过油缸驱动升降装置升出地面,之后可以通过拉钩将垃圾压站或垃圾箱与拉臂车相连,运至填埋场进行填埋处理;由于垃圾的收集装置全部埋置于地下,因此,其地面之上的设施较少,垃圾中的渗出液,以及地面的雨水可通过地下管道直接排往市政管网,减少了地面受到二次污染的可能;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占用的地面空间少,可避免垃圾处理的二次污染,该装置适合使用于人口稠密的商业中心以及公园、广场等场所。
为方便垃圾站或垃圾箱上下升降装置,所述升降平台一端设有供垃圾站或垃圾箱进出的延伸轨道,所述延伸轨道铰接在底板一端。垃圾站和垃圾箱底部一般都设有滚轮,延伸轨道可收起和放下,以方便垃圾箱或垃圾站上下底板。
为使得地面上的设施最少,所述油缸的动力装置设置在框架内。这样,地面上只有垃圾投料口,可保证装置占用的地面空间最少。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去除框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升降平台沉在框架内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导轨、立柱和导轨座组件结构示意图。
其中,1垃圾投料口,2立柱,3顶板,4导轨座支座,5油缸,6油缸底座,7立柱加强板,8底板,9导轨座,10油缸上支座,11延伸轨道,12框架,13检修门,14导轨,15耐磨件。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3,为垃圾站或垃圾箱的升降装置,包括升降平台和升降平台外部的框架12;所述升降平台包括顶板3和底板8,顶板3和底板8通过立柱2刚性连接,为提高强度,可在立柱2和底板8之间设置立柱加强板7,立柱2上设有导轨14,导轨14配合安装在导轨座9内,导轨14和导轨座9之间设有尼龙材料制成的耐磨件15,导轨座9下端与框架上设置的油缸底座6相连,导轨座9上侧经导轨座支座4与框架12相固定,油缸底座6固定在框架12上;顶板3上设有垃圾投料口1;顶板3和底板8之间留供垃圾站或垃圾箱进出的通道;框架12和升降平台之间设有油缸5,油缸5下端与油缸底座相铰接,油缸5上端与顶板下侧设置的油缸上支座10相铰接。立柱2、导轨14、导轨座9和油缸5对应设有四个,并对称分布在升降平台的两侧。升降平台一端设有供垃圾站或垃圾箱进出的延伸轨道11,所述延伸轨道11铰接在底板8一端;油缸5的动力装置设置在框架内,为方便检修,在框架12上部留有修门13,框架内可设置检修梯,方便人员上下进行检修。
通过控制电路的设置,该装置可制成遥控控制的形式,使其控制更加方便;平台顶部可以铺设与周边相同的地砖或其它公共设施,使其更加美观。框架12采用矩形管做成框架结构,四周采用钢板封好,顶部开口,便于升降平台升降,框架下部还可以设有排水设施,框架内可设有通道和排水设施相连通,便于雨水等及时排到市政污水管网,确保整个框架12内不存在积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海沃机械(扬州)有限公司,未经海沃机械(扬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23163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汽车发动机用油气分离器
- 下一篇:一种液压油缸导向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