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桥式卸煤机上的实煤校验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920231214.4 | 申请日: | 2009-09-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97567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02 |
发明(设计)人: | 吴小邦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G01G23/01 | 分类号: | G01G23/01;B65G69/00 |
代理公司: | 常州市维益专利事务所 32211 | 代理人: | 贾海芬 |
地址: | 213164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桥式卸煤机上 校验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桥式卸煤机上的实煤校验装置,属于桥式卸煤机称重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运煤船到达电厂后,用桥式卸煤机把煤送至输送皮带上并通过电子皮带秤进行动态称重,输送至煤场,以称得的总重量作为结算依据,所以电子皮带秤的称重精度很重要。根据操作规范,每隔一定时间应对电子皮带秤进行校准,以对其进行正确的标定。常用的校准方法有:砝码校准法、滚码校准法和实物料校准法。其中实物料校准法因比较符合电子皮带秤实际运行工况,又是动态测量,因精度高,目前是常用的校准方法。实物料校准法是在电子皮带秤的前部设置一个实物料斗,实物料斗固定在数个称重传感器上并组成一个静态料斗秤。将该静态料斗秤称好的实物料通过料斗施放到输送皮带上,结合实际运转参数来校正电子皮带秤。为保证电子皮带秤精度,在校正过程中的动态模拟量很大,一般电厂入场煤的校验量为40吨,入炉煤的校验量为24~32吨,由于目前大型电厂设计中没有考虑入场煤校准装置,这样大的料斗秤在现场几乎无法安装。
CN2101221U所公开的“一种对电子皮带秤进行实物校验的装置”,提出了改进实物校准中用料量过大的问题,是在整个装置中增加循环上料机构,把每次将通过电子皮带秤受力杆的实物料收集起来,重新送到实物料斗之中,以满足校验中对流量的要求,缩小实物料斗的体积。但这种结构的实物校验的装置,存在以下缺陷:1、由于在皮带秤上方要另外增加一套循环上料、实物料斗等机构,使得整个实物校验的装置更为复杂。2、由于采用循环上料、多次额定称重方法,结构复杂,且多次称重会产生累计误差,由此产生的累计误差又使得称重精度下降。3、料斗在收集达到的额定重量后难以精确控制。4、由于需要用专门的铁质料作为模拟实物料,不仅影响正常装卸,而且也增加了管理和使用成本,操作性不强。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合理,校验操作方便的桥式卸煤机上的实煤校验装置。
本实用新型为达到上述目的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桥式卸煤机上的实煤校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煤斗、桥机框梁和称重传感器,所述桥机框梁上至少对称固定有两个以上用于支承在煤斗上边梁的固定定位块,至少两个称重传感器安装在桥机框梁上,且称重传感器上部的承载面安装有能轴向移动的承载件,承载件对应煤斗的上边梁底部,煤斗的外部还对称安装有吊装机构。
本实用新型对桥式卸煤机上的料斗和桥机框梁进行改进,仅在桥机框梁上增加了固定定位块和称重传感器,煤斗不仅能正常的装卸工作,而且煤斗和称重传感器又能组成一静态料斗秤,结构简单、合理,当需对电子皮带秤进行校验时,只需将安装在称重传感器上部的承载件上升顶起煤斗,对装满料后的煤斗进行称重,再放料至电子皮带秤进行校准。本实用新型采用现有煤斗对实物煤进行称量,不仅有足够容量,也符合入场煤校验要求,节约了校验成本。本实用新型由于不需增加其它的装置,无需占用空间,对现场作业没有丝毫影响。本实用新型在卸煤过程中能随时对电子皮带秤进行校验,校正操作方便,而且能一次称量,称重精度仅与称重传感器的精度关联,解决了多次额定称重而造成累计误差,有利于校验精度的提高。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煤斗,1-1-上边梁,1-2-斜块,2-承载件,3-称重传感器,4-桥机框梁,5-液压泵,6-支座,7-吊装机构,8-振动电机,9-电动门,10-固定定位块,10-1-周向限位面,11-滚轮。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未经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23121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