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催化剂卸剂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0920229372.6 | 申请日: | 2009-11-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34076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7-28 |
发明(设计)人: | 胡廷平;郑涛;李家安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聚合源化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J4/00 | 分类号: | B01J4/00;B01J8/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33100 ***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催化剂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石油炼制领域,尤其是由再生器、人孔、卸剂管线、管线闸阀、新增卸剂管线、新增管线闸阀、两根耐磨厚壁钢管、带钢丝骨架的耐温软管、两个6DN的配套弯头和软连接口组合而成的石油二次加工行业的催化剂卸剂系统。
背景技术:
公知的在石化行业配有催化剂加卸剂分布管的催化裂化装置上,在停工卸剂时,由于有催化剂加卸剂分布管的存在,再生器底部的催化剂单靠调整再生器压力与蒸汽抽空器配合的方法是卸不干净的,只有在再生器底部人孔打开以后,进行手工转剂或以专业机器卸剂。进行手工转剂,既增加了催化剂的损耗且速度较慢,一般须在7天左右,另一方面由于再生器内催化剂在短时间内散热较慢,温度较高,手工转剂人员不好找,请专业队伍用专业机器卸剂,费用还要高,且对催化剂影响较大卸出的催化剂大多只能当废剂处理,又浪费了资源。现在很多厂家都采用以上两种方法卸剂,对上述弊端一直没有良好的技术方案解决。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催化裂化装置停工卸剂存在的技术弊端,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催化剂卸剂系统,其投资小、使用方便、卸剂速度快,可有效缩短因卸剂问题影响检修工期,而且卸出的催化剂可全部回收再利用,大大降低了浪费,起到了节能降耗的作用。
为达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催化剂卸剂系统是以下述方式实现的:设再生器,再生器一侧设人孔,再生器下方连接卸剂管线,卸剂管线上方安装管线闸阀,设新增卸剂管线,新增卸剂管线由新增卸剂管线闸阀、两根耐磨厚壁钢管、带钢丝骨架的耐温软管、两个6DN的配套弯头、软连接口连接组合,新增卸剂管线一端与卸剂管线连接,带钢丝骨架的耐温软管上端插入人孔和再生器。操作前,将卸剂管线与新增卸剂管线用工艺风吹扫,扫通后,将催化剂储罐抽空器打开,即可进行卸剂操作,操作人员只需站在再生器人孔处看护带钢丝骨架的耐温软管在再生器催化剂中的插入度,即可完成工序。采用本结构其有益效果是,投资小、使用方便、卸剂速度快,卸剂人员无需进入再生器,避免了操作人员在恶劣环境下的劳动,提高了工作效率及操作的安全系数,为检修工期的缩短提供了有效的保证,同时卸出催化剂可全部回收再利用,起到了节能降耗的作用。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附图说明:
图中1.再生器,2.人孔,3.卸剂管线,4.管线闸阀,5.新增卸剂管线,6.新增管线闸阀,71.耐磨厚壁钢管,72.耐磨厚壁钢管,8.带钢丝骨架的耐温软管,91.6DN的配套弯头,92.6DN的配套弯头,10.软连接口。
图1为本实用新型催化剂卸剂系统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催化剂卸剂系统的新增卸剂管线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至图2本实用新型催化剂卸剂系统和新增卸剂管线所示,设再生器1,再生器1一侧设人孔2,再生器1下方连接卸剂管线3,卸剂管线3上方安装管线闸阀4,设新增卸剂管线5,新增卸剂管线5由新增卸剂管线闸阀6、耐磨厚壁钢管71、耐磨厚壁钢管72、带钢丝骨架的耐温软管8、6DN的配套弯头91、6DN的配套弯头92,软连接口10按图连接组合,新增卸剂管线5一端与卸剂管线连接,带钢丝骨架的耐温软管8上端插入人孔2和再生器1。操作前,将卸剂管线3与新增卸剂管线5用工艺风吹扫,扫通后,将催化剂储罐抽空器打开,即可进行卸剂操作,操作人员只需站在再生器1人孔2处看护带钢丝骨架的耐温软管8在再生器1催化剂中的插入度,即可完成工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聚合源化工有限公司,未经武汉聚合源化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22937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轧钢加热炉钢坯上料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电子防盗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