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医用电动转运床无效
申请号: | 200920228857.3 | 申请日: | 2009-10-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03003U | 公开(公告)日: | 2010-10-13 |
发明(设计)人: | 易传云;李秀云;易飞;熊烽;袁芳;黄丽红;黄素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中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G7/14 | 分类号: | A61G7/14;A61G1/02 |
代理公司: | 华中科技大学专利中心 42201 | 代理人: | 李智 |
地址: | 430074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医用 电动 转运 | ||
技木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护理机电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医用电动转运床。
背景技术
在医疗过程中,患者经常需要在病床、手术床、急诊运输床和各种检查设备之间转换。对于行动严重受限或完全受限的患者,尤其是遭受严重复合外伤或手术后的患者,必须完全依靠医护人员操作,才能实现这个转换。
目前在国内的医疗实践中,患者的转运基本依靠人力施行。各床之间的转换需要2~3个有经验的医护人员,从病床上分别托住患者的头颈部、腰背部和下肢,抬起、搬动到需要转换的床上或检查设备上。这样做,首先很可能给患者带来不必要的伤害,因为这种搬运方法患者的受力不均匀,体位也可能出现问题;其次,由于搬运者悬臂出力,手臂和腰背承受很大负荷,尤其对于大体重、大形体的患者,这个负荷甚至需要更多的人手才能搬动,这个搬运过程很容易使医护人员遭受意外的损伤。
随着医疗需求的迅速发展、患者对医疗服务要求的日益提高以及对医护人员职业保护的不断增强,急需从医疗装备上解决这类问题。
最早出现的转床器具主要是拖板和拖带,既利用摩擦系数较小的板材和织物,将患者先置于其上,再由人力从一个床上拖至另一个床上。其结构非常简单,但是,将拖板和拖带置于患者身体下面,操作仍然困难,需要搬动患者躯体,同时需要较大的力量拖动。对于不同高度的病床和设备,这种方法便无法实施。
随着技术发展,出现许多新的转运床技术,如:升降平移手术病人转运车、电动式病人转运车、适合急诊与急救的病人转运平车、多功能病人转运床、医用升降式病人转运车等。这些转运床或转运车,各有其特点,有结构简单功能单一的,有适合特定功用的,也有功能较全、结构复杂的。例如图1所示的电动侧翻转运床,其床面采用不锈钢整板,转运患者时,床面与患者身体滑动摩擦,尽管床面可以电动升降,但它主要用以调整转运床台面以适应病床的高度,它具有台面侧翻的功能,以便将患者推下转移到另外一个床上。该结构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床面在患者身体下方插入时,容易造成患者身体的不适甚至伤害,而且可能将床单划破;二是采用侧翻卸下患者的方式,对患者容易造成伤害,尤其对于手术后创伤比较严重的患者,这种方式是完全不能接受的。而且,这种床的工作方式,需要很精细的操作,对操作者的技术和体力要求都很高,一般的医护人员难以完成床的操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移动式电动转运床,操作方便、简单、安全。
一种医用电动转运床,包括底座、台面升降机构、收卷台面和万向滚轮,底座底部安装万向滚轮,上部安装台面升降机构,台面升降机构支撑有收卷台面,其特征在于,所述台面升降机构包括设在底座上相对而立的两根导柱,导柱的内部设有驱动丝杠,外侧装有内导套,内侧装有升降导套,内导套通过螺母与驱动丝杠联结;驱动丝杠的底部设有锥齿轮,另有升降驱动电机及其减速机通过传动轴连接锥齿轮;
收卷台面包括托架、台面驱动电机、驱动辊子、托辊、被动辊子和输送带,托架两端分别连接两导柱的升降导套,托架上设有驱动辊子和被动辊子,驱动辊子与被动辊子之间通过输送带连接,在驱动辊子和被动辊子间设有至少八个成列排放的托辊,另有一台面收卷电机连接驱动辊子。
本实用新型相比现有技术具有如下优点:(1)采用电力驱动台面升降和输送带收卷放卷,转运过程中患者较舒适,不会造成身体伤害,无需操作者付出大的体力。(2)操作方便,易学易用,可由单人操作,节省人手。(3)结构紧凑,占用空间少。(4)尺寸适应性强,适应于大多数病床、治疗床和检查床。
综上所述,采用本实用新型,可以减轻医护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对患者的医疗安全程度和服务质量,提高医护效率高效。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转运床结构示意图;
图2为医用电动转运床总体结构示意图,图2(a)为正视图,图2(b)为俯视图,图2(c)为左视图;
图3为底座结构示意图,图3(a)为主视图,图3(b)为左视图;
图4为台面升降结构示意图;
图5为台面收卷机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医用电动转运床总体结构如图2所示。从患者在病床和其他医疗床的转换过程看,要完成将患者从原床抬起、输送到台面、运动到目的床旁边、下降台面、输送到目的床上这样的过程。总体要求是,患者在转换过程中不需要过多的人手参与,过程平稳安全,体位变化小,身体没有不舒适的感觉,操作者无需花费大的体力,操作简单易行。
基于上述转运过程要求,本实用新型主要包括底座2、台面升降机构3、收卷台面6三部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中科技大学,未经华中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22885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