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氢氧液体燃料气化灶有效
申请号: | 200920227901.9 | 申请日: | 2009-09-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69029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9-01 |
发明(设计)人: | 刘文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文国 |
主分类号: | F24C5/02 | 分类号: | F24C5/02;F24C5/18;F24C5/14 |
代理公司: | 宜昌市三峡专利事务所 42103 | 代理人: | 成钢 |
地址: | 443000 湖北省宜昌市云***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液体燃料 气化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炉灶,特别是一种氢氧液体燃料气化灶。
背景技术
中国专利“200720099436”公开了一种“节能型氢氧液体燃料气化燃烧灶”,旨在解决现有氢氧液体燃料炉灶气化燃烧性差,燃料利用率低的问题。由双层套形成的气化腔将氢氧液体燃料气化然后燃烧,但是双层套制作的气化腔较复杂,成本较高,限制了在家庭用户的推广,而且它没有解决高温气化后,若喷孔较狭窄或者堵塞,高压气体反冲液体输送管道的问题,以及连续供液无法根据气化腔内压自动调节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要提供一种氢氧液体燃料气化灶,可以以较简单的结构实现氢氧液体燃料的气化燃烧,并实现可以自调节的连续供液。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氢氧液体燃料气化灶,包括壳体,气化燃烧装置安装在壳体内,氢氧液体燃料箱通过供液阀和止返单向阀与气化燃烧装置连接。
气化燃烧装置中,盛溢杯上设有点火装置,点火装置上设有气化圈,气化圈上设有内气化套,内气化套外设有外气化套,外气化套外设有外罩。
气化圈上设有多个喷火孔。
内气化套为沙漏形,其外缘及顶端设有气化网。
外气化套外缘设有气化网,四周设有加强筋。
盛溢杯上设有多个卡楔。
氢氧液体燃料箱通过供液阀和止返单向阀与气化圈连接。
所述的止返单向阀中,上止口和下锯齿形口之间设有浮球。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氢氧液体燃料气化灶,通过设置的气化圈、内气化套和外气化套,可以实现氢氧液体燃料的气化燃烧,氢氧液体燃料进入到气化圈内后初步气化,然后在内气化套和外气化套之间的气化网上多次碰撞分解,使气化以及与空气的混合更加充分,以利于燃烧,内气化套为沙漏形可以使气化燃料在气化网上碰撞次数增加,并且可以避免气化燃料直接从气化圈喷出到壳体外。盛溢杯上设有多个卡楔可以用来固定外罩、外气化套和内气化套之间的距离,止返单向阀通过在上止口和下锯齿形口之间设置有浮球,可以在气化圈内因气化形成高压时,浮球上升至上止口使供液停止,当气化圈内压力降低时浮球下落至下锯齿形口实现供液,从而实现可以根据气化圈内压力自动调节供液的功能,以使气化和燃烧更加充分。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洁,成本低廉,便于维护,便于在普通家庭中推广。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气化燃烧装置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和图2中,一种氢氧液体燃料气化灶,包括壳体5,气化燃烧装置4安装在壳体5内,氢氧液体燃料箱1通过供液阀2和止返单向阀3与气化燃烧装置4连接。
气化燃烧装置4中,盛溢杯41上设有点火装置42,点火装置42上设有气化圈43,气化圈43上设有内气化套45,内气化套45外设有外气化套46,外气化套46外设有外罩47。
气化圈43上设有多个喷火孔44。
内气化套45为沙漏形,其外缘及顶端设有气化网。
外气化套46外缘设有气化网,四周设有加强筋。
盛溢杯41上设有多个卡楔。
氢氧液体燃料箱1通过供液阀2和止返单向阀3与气化圈43连接。
所述的止返单向阀3中,上止口和下锯齿形口之间设有浮球。
通过调节供液阀2初步调节进液流量,氢氧液体燃料箱1中的氢氧液体燃料,经过供液阀2和止返单向阀3中的浮球与下锯齿形口之间的空隙进入到气化燃烧装置4中的气化圈43内,并从气化圈43的喷火孔44落入到盛溢杯41内,按下点火按钮,点火装置42工作,将盛溢杯41内液体气化燃料点燃,火焰加热气化圈43内的氢氧液体燃料使之气化,气化后的氢氧液体燃料从喷火孔44喷出后,在内气化套45、外气化套46和外罩47之间多次碰撞,并使气化和燃烧更充分,氢氧液体燃料在气化圈43内气化后使其内压力上升,并推动止返单向阀3中的浮球上升至上止口,堵塞氢氧液体燃料的输送,等气化圈43内的气化液体从喷火孔44喷出后,气化圈43内的压力下降,浮球下落到下锯齿形口,氢氧液体燃料从浮球与下锯齿形口之间的空隙进入到气化圈43内继续气化形成循环。
盛溢杯41上设有多个卡楔,内气化套45、外气化套46和外罩47固定安装在卡楔上的不同位置,这样可以保证内气化套45、外气化套46和外罩47之间的距离。
相较于密封气化腔的气化方式,本实用新型采用了气化圈43结合内气化套45、外气化套46的开放式气化方式,使空气更容易和气化的氢氧液体燃料相混合,从而燃烧充分,生产成本相对较低廉,便于在家庭用户中推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文国,未经刘文国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22790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平板微波炉
- 下一篇:作为加香成分的萘烷衍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