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内差动液压油缸有效
申请号: | 200920227616.7 | 申请日: | 2009-08-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47060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8-11 |
发明(设计)人: | 曹立民;杨德强;陈新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化集团江汉石油管理局第四机械厂 |
主分类号: | F15B15/16 | 分类号: | F15B15/16 |
代理公司: | 荆州市技经专利事务所 42219 | 代理人: | 韩志刚;陈江桥 |
地址: | 434024 ***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差动 液压油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到液压传动领域,特别涉及到内差动液压油缸。
背景技术
在油田作业中,带压作业修井机中需要一套特殊的提升、下放装置,既可对管柱施加提吊力,又可对管柱施加向下压力。即根据提升、下放过程各个阶段中管柱重量与井内压力两者的对比情况,对提起、下放管柱采用不同的操作法,如提吊法、过滤法和加压法来进行作业,因此需要采用液压油缸进行提起和下放操作。在提升过程中负载较小,为了提高提升作业的速度,需要在不改变液压油泵排量而提高液压油缸的提升速度,原有的不改变液压油泵排量而提高液压油缸速度是采用液压换向阀和液压油缸进行组合的方法实现差动回路,这种方法是将液压油缸回油腔的液压油,通过液压换向阀直接压入液压油缸的进油腔,达到提高液压油缸的进油量,达到提高液压油压的速度的目的。
目前,油田的带压作业是采用车装不压井修井机来进行的,但车装不压井修井机的安装空间有限,外形紧凑,因此需要尽可能的减少液压油缸的连接管线和阀件,而车装不压井修井机的液压油缸需要的流量和压力都较大,且液压油缸的连接管线通径较大、压力较高,连接和布置都很困难。而原有提高液压油缸的速度的方法,需要较多的大通径连接管线和液压换向阀,导致车装不压井修井机的布置困难。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在缸体和活塞杆内装一套小缸体和活塞杆组成内差动机构,通过内差动机构连通液压油缸的回油腔和进油腔,实现液压油缸的差动回路,以提高液压油缸工作速度的内差动液压油缸。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
内差动液压油缸可分为三大部分,为液压油缸部分、内差动机构部分和配套管路部分。其中液压油缸部分的缸体内装有大活塞,小活塞杆和大活塞杆固定在大活塞的两端,且分别从缸体的两个顶端穿出,小活塞杆和大活塞杆的穿出顶端固定在井架上,大活塞上开有通孔,在大活塞杆内装有管套。在内差动机构中的管套和小缸体连接并连成一个整体固定在大活塞杆上,在小缸体内装有小活塞,小活塞上连有细活塞杆,细活塞杆的另一端用螺母与锥头相连接,锥头可以随同小活塞和细活塞杆一起运动,打开或关闭大活塞上的通孔,小缸体的端头用接头密封。进油管和回油管穿过接头,进油管的另一端与进油腔连通,回油管的一端与回油腔连通。配套管路部分中进油管穿出接头的一端与差动控制进油管相连接,回油管穿出接头的一端差动控制回油管相连接,差动控制进油管和差动控制回油管与控制阀相连接,控制阀与控制阀进油管和控制阀回油管相连接,控制阀进油管和控制阀回油管的另一端连接到液压油泵上。
本实用新型的积极效果为:内差动液压油缸通过在缸体和大活塞杆内装小缸体和细活塞杆而构成内差动机构,而内差动机构连通液压油缸的回油腔和进油腔,实现了液压油缸的差动回路,在差动回路的作用下,提高了液压油缸的工作速度,从而提高了车装不压井修井机的作业效率。其二,由于在大缸体内构成了内差动机构而形成了差动回路,减少了液压油缸外部的连接管线的数量和管路通径,减少了大通径的液压换向阀。
附图说明
图1、内差动液压油缸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内差动液压油缸缸体剖视图;
图3、内差动液压油缸内差动机构放大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1~3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正常速度的提升和下压负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化集团江汉石油管理局第四机械厂,未经中国石化集团江汉石油管理局第四机械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22761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散热装置及其电子运算系统
- 下一篇:具有固锁与释放机构的装置及其容置模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