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汽车空调暖风芯子散热流道有效
申请号: | 200920227589.3 | 申请日: | 2009-08-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75724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9-08 |
发明(设计)人: | 雷书翠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风贝洱热系统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8D1/04 | 分类号: | F28D1/04 |
代理公司: | 十堰博迪专利事务所 42110 | 代理人: | 宋志雄 |
地址: | 442002 ***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车空调 暖风 芯子 散热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空调,尤其是汽车空调暖风芯子散热流道。
背景技术
汽车空调暖风装置是将新鲜空气送入热交换器,吸收某种热源的热量,从而提高空气的温度,并将热空气送入车内的装置,其中暖风芯子是其最重要的核心部件。目前国内大量使用的暖风芯子散热流道主要为UB型,是把暖风芯子的上水室沿散热片方向被分为上下两部分,冷却液从暖风芯子的上水室的上半部分散热管束流到下水室,经过下水室流到下半部分的散热管,最后经过上水室的下半部分流出。暖风芯子的上半部分由于冷却液刚进入温度较高,空气经过所带走的热量就多,导致上半部分出风空气温度较高,同时冷却温度降低很大;这样就导致空气在经过下半部分的带走的热量就少,下半部分的出风空气温度就较上半部分的出风温度明显低。所以上下两部分有很大的温差。整个暖风芯子的温度场表现就是不均匀。
如图6、7、8、9、10所示的UB型散热流道,是把暖风芯子1的上水室沿散热片方向用中央隔板4被分为上下两部分,冷却液从暖风芯子的上水室2的上半部分散热管束流到下水室3,经过下水室3流到下半部分的散热管,最后经过上水室的下半部分流出。
汽车全自动空调系统的发展更加强调舒适性及各点温度的均匀性。为实现空调系统出风的温度的均匀性,就要求暖风芯子本身的温度场是均匀性的。而暖风芯子UB型散热流道是不能满足这一要求的。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使暖风芯子温度均匀,提出一种汽车空调暖风芯子散热流道。
为此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汽车空调暖风芯子散热流道,包括暖风芯子和散热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暖风芯子是用中央隔板将暖风芯子上水室沿散热片纵向分为前后两层,同时将散热片也分成前后两层,对应两层的内壁面上设有散热管流道,散热管流道采用UT型附着在散热片上。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由于使用UT型散热流道很好的解决了暖风芯子温度均匀性这一难题,使冷却液通过散热管从一层流到另外一层,从而在整个暖风芯子的表面温差很小,使暖风芯子表面的温度分布均匀。最终空调出风空气的各点温度差很小,使得自动空调可以很好的控制车内温度。同时还能使暖风芯子的散热性能提高5%左右。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左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A-A剖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B-B剖视1∶2比例放大图。
图6是UB型散热流道的主视图。
图7是UB型散热流道的俯视图。
图8是UB型散热流道的左视图。
图9是UB型散热流道的A-A剖视图。
图10是UB型散热流道的B-B剖视1∶2比例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图3、图4、图5所示。
图中1是暖风芯子的上水室,2、3是被中央隔板4纵向分成前后两层的上水室,同时将散热片也分成前后两层,对应两层的内壁面上设有散热管流道,散热管流道采用UT型布置方式附着在散热片上,冷却液通过设在2、3内壁上的散热管流道从一层流到另外一层,5是散热管的进口,6是散热管的出口。
其原理是运用中央隔板将暖风芯子上水室纵向分为前后两层,同时将散热管也纵向分成两层,使冷却液从一层流到另外一层,解决了暖风芯子温度不均匀的难题,且大大提高暖风芯子散热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风贝洱热系统有限公司,未经东风贝洱热系统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22758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板式换热器定位装置
- 下一篇:新型快速风冷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