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14#优化的复合绝缘子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0920227040.4 | 申请日: | 2009-09-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08735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16 |
发明(设计)人: | 滕国利;魏宁 | 申请(专利权)人: | 淄博泰光电力器材厂 |
主分类号: | H01B17/04 | 分类号: | H01B17/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5087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14 优化 复合 绝缘子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14#优化的复合绝缘子结构,通过优化排列,可有效提高复合绝缘子外绝缘的电气性能,属于电力输送部件制造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复合绝缘子的外绝缘电气性能的设计,一般是生产厂家根据电力公司根据输电线路运行环境的需要提出的爬电距离要求、结构高度要求和机械强度要求等主要技术参数设计伞裙的结构及其排列形式,依据此来保证复合绝缘子的外绝缘的要求。以往设计常常是设计产品实际爬距远远超过电力系统的要求,设计者往往认为爬距越大,其耐污湿闪电压就越高,就会提高复合绝缘子的外绝缘电气性能。其实,爬电距离仅是提供了一种满足沿复合绝缘子表面临界泄漏电流的耐压能力,当两端空气绝缘电压低于此电压时,再增加爬距已无意义。同时,由于伞裙的排列形式不同,会影响到表面的积污及湿润情况,同样会影响到复合绝缘子的耐污湿闪电压能力。因此,研究复合绝缘子的伞裙排列是非常有意义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一种14#优化的复合绝缘子结构,根据以上伞裙排列存在的问题,目的是要研究解决复合绝缘子伞裙的排列结构,解决耐污湿闪电压高的伞裙排列结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特征参数包括:爬电系数、伞裙直径、伞间距。
名词定义:爬电距离(原称泄漏距离简称爬距)是指沿绝缘子绝缘材料承受运行电压两电极间外表面轮廓的最短距离(即几何爬电距离)。爬电系数即单位长度绝缘子表面的爬电距离。
本实用新型的试验数据及结论见下表:
通过大量的试验表明,复合绝缘子的耐污湿闪电压并不是永远随着爬距的增大而增高的,关键是爬距的有效利用率。这与伞裙的合理排列是有关的。
14#结构参数:一大伞二小伞排列;大伞直径218mm、小伞直径146mm;大伞间距110mm、大小伞间距35mm、小伞间距35mm。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采用两种优化的复合绝缘子结构,既能提高产品的外绝缘电气性能,又能合理利用了原材料,减少浪费。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一种14#优化的复合绝缘子结构示意图,1大伞直径218mm,2小伞直径146mm;3大伞间距110mm,4大小伞间距35mm,5小伞间距35mm。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例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一种14#优化的复合绝缘子结构做进一步说明。
根据图1本实用新型一种14#优化的复合绝缘子结构示意图,14#优化的复合绝缘子结构,采用一大伞二小伞顺序排列,大伞直径218mm(1),小伞直径146mm(2);大伞间距110mm(3),大小伞间距35mm(4),小伞间距35mm(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淄博泰光电力器材厂,未经淄博泰光电力器材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22704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