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医用防堵气囊式灌肠肛管无效
申请号: | 200920226876.2 | 申请日: | 2009-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92733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02 |
发明(设计)人: | 王传玲;高文良;杨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传玲 |
主分类号: | A61M3/02 | 分类号: | A61M3/02;A61M39/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71100 山东省莱芜市***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医用 气囊 灌肠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灌肠肛管的改进,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医用防堵气囊式灌肠肛管。
背景技术
目前,医院使用的灌肠肛管,灌肠时,肛管端部的小孔容易被粪便堵塞,致使灌肠失败,需更换新的肛管重复灌肠,造成了肛管的浪费,延缓了灌肠时间,增加了病人的痛苦;灌肠过程中,肛管的周壁很难与病人肛门口完全吻合,肠内赃物、灌肠液等容易外溢,污染病人的身体和肛管的握持部,给病人和医护人员带来很大不便。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能够避免堵塞、防止肠内赃物和灌肠液外溢的医用防堵气囊式灌肠肛管。
为达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医用防堵气囊式灌肠肛管,由肛管管体构成,肛管管体的端部为无孔圆头,在肛管管体上设有侧孔,其特征在于在肛管管体的前端侧壁上设有沟槽,侧孔设在沟槽的底部,在肛管管体的后端外壁上固定上气囊和环形充气管,气囊与环形充气管固定在一起,环形充气管的管腔与气囊的囊腔相连通,在环形充气管的外端设有充气阀。
本实用新型还通过如下措施实施:所述的环形充气管的外端壁上固定上防护罩。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与目前使用的肛管相比,由于在管体上增设了气囊和防护罩,使用时,将气囊内充满气体,使气囊与肠道密封结合,能够有效地防止肠内赃物、灌肠液等的外溢;灌肠结束抽出肛管管体时,防护罩能够防止病人因控制不住便意,造成肠内物喷出,污染肛管管体的握持部;采用槽孔的结构,能够有效地避免粪便堵塞侧孔的发生,便于灌肠的顺利进行。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剖视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沿图1A-A剖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附图1、2制作本实用新型。该医用防堵气囊式灌肠肛管,由肛管管体1构成,肛管管体1的端部为无孔圆头,便于插、拔,在肛管管体1上设有侧孔2,便于灌注灌肠液,其特征在于在肛管管体1的前端侧壁上设有沟槽3,侧孔2设在沟槽3的底部,能够有效地避免粪便堵塞侧孔2,在肛管管体1的后端外壁上固定上气囊4和环形充气管5,气囊4与环形充气管5固定在一起,环形充气管5的管腔与气囊4的囊腔相连通,在环形充气管5的外端设有充气阀6,当把肛管管体1插入肛门后,通过充气阀6往气囊4内充满气,使气囊4与肠道密封结合,能有效地防止肠内赃物和灌肠液的外溢。
所述的环形充气管5的外端壁上固定上防护罩7,以防止在抽出肛管管体1时,病人因控制不住便意,造成肠内物喷出,污染肛管管体1的握持部。
使用时,将肛管管体1与灌肠装置连接在一起,把肛管管体1插入病人肛部,通过充气阀6将气囊4内充满气,使气囊4与肠道密封结合,然后往病人体内灌注灌肠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传玲,未经王传玲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22687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