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带有上、下卡紧装置的骨科用取钉螺丝刀无效
申请号: | 200920226875.8 | 申请日: | 2009-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42737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8-11 |
发明(设计)人: | 曲卫;金善;于淑娟;郑振华;刘宗俊;闫稼祥;谷铭勇;左贵来;王卫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卫国 |
主分类号: | A61B17/92 | 分类号: | A61B17/9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0031 山东省济***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带有 下卡紧 装置 骨科 用取钉 螺丝刀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骨钉取出器械的改进,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带有上、下卡紧装置的骨科用取钉螺丝刀。
背景技术
在骨科手术中,钢板、骨钉内固定是治疗骨折的重要手段,在某些情况下,并不要求取出。但钢板对人体来说,毕竟是一种异物,把它长期留在体内,会引起一些不良反应,而且,身体存留金属异物会对生活造成不便,比如不能作磁共振检查,进出机场或出入国境的时候不方便等,因此,当折骨愈合后只要许可,还是提倡将钢板取出。在取出钢板时,首先要取出骨钉。目前,取出骨钉是用通常的平刀头螺丝刀,在使用中所存在的不足在于:由于骨钉长时间植于骨质中,骨钉被新生骨质裹紧,固定牢固,使用普通螺丝刀来取出骨钉,螺丝刀的刀刃不能始终与骨钉钉座的凹槽紧密结合,在拧动时常常脱出骨钉凹槽,不能卡紧,当脱出骨钉凹槽后,还容易造成新的损伤,因此,取钉难度大,延误手术时间,给病人带来新的痛苦。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不仅使用方便,而且能够从钉座的上、下两个侧面卡紧、防止螺丝刀刃部滑脱的带有上、下卡紧装置的骨科用取钉螺丝刀。
为达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带有上、下卡紧装置的骨科用取钉螺丝刀,由手柄、螺丝刀杆和螺丝刀头构成,手柄焊接在螺丝刀杆的上端,螺丝刀头设在螺丝刀杆的下端,其特征在于在螺丝刀杆上通过螺纹套设上套筒,套筒沿螺丝刀杆旋转升、降,在套筒的外壁上固定上卡钉弹片,在卡钉弹片的下端设有卡紧钩,在卡钉弹片的外壁上通过螺纹套设上紧固螺环。
本实用新型还通过如下措施实施:所述的卡钉弹片与相应的卡紧钩对称地设2~4个。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与目前骨科取钉中使用的螺丝刀相比,由于增设了从骨钉钉座上、下侧面同时卡紧的装置,在旋出骨钉时,螺丝刀的刃部与钉座凹槽始终紧密结合在一起,能够避免螺丝刀头刃部从钉座的凹槽内滑脱,使医护人员能够方便、快速地将骨钉取出,降低手术难度,缩短手术时间,而且减少病人的痛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主视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沿图1轴向剖视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应用状态轴向剖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附图1、2制作本实用新型。该带有上、下卡紧装置的骨科用取钉螺丝刀,由手柄1、螺丝刀杆2和螺丝刀头3构成,手柄1焊接在螺丝刀杆2的上端,螺丝刀头3设在螺丝刀杆2的下端,可制作为一体,其特征在于在螺丝刀杆2上通过螺纹套设上套筒4,套筒4沿螺丝刀杆2旋转升、降,在套筒4的外壁上固定上卡钉弹片5,在卡钉弹片5的下端设有卡紧钩6,在卡钉弹片5的外壁上通过螺纹套设上紧固螺环7。在使用时,当旋取骨钉8时,通过转动套筒4,使卡钉弹片5下移,当螺丝刀头3卡在骨钉8钉座的凹槽内,卡紧钩6处在钉座的下沿时,再调节紧固螺环7,使卡紧钩6与螺丝刀头3从骨钉8钉座的上、下两个侧面将骨钉8夹紧。
所述的卡钉弹片5与相应的卡紧钩6对称地设2~4个。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卫国,未经王卫国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22687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