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稠油储油罐卸油管路加热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920226782.5 | 申请日: | 2009-09-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08039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16 |
发明(设计)人: | 白鹏;张继国;王顺华;崔敏;秦朝岭;杨晓文;白斌杰;魏新辉;孙莉 | 申请(专利权)人: | 白鹏 |
主分类号: | F24H7/02 | 分类号: | F24H7/02;B65D88/74 |
代理公司: | 东营双桥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7107 | 代理人: | 王锡洪 |
地址: | 257000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储油罐 油管 路加 装置 | ||
一、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特稠油油田单井拉油稠油储油罐卸油管路加热装置。
二、背景技术
特稠油油田原油粘度平均95180mpa.S(80°),集输管网输送非常困难,一般都是采用单井储油罐储油,单井油罐车拉油方式开采,储油罐采用热风加热炉通过加热盘管给稠油加热方式,卸油鹤管保温采用电热带加热方式,每次拉油前必须用电热带给卸油鹤管加热3-4个小时,由于罐车来的时间不确定,每次罐车来了得等好长时间,等集存到鹤管内的稠油溶化掉才能装油,影响原油的外运,而且用的是2KW电热带,耗电量很大,热风加热炉的烟囱排烟温度较高,热量损失较大。
三、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稠油储油罐卸油管路加热装置,解决上述已有技术存在的电热带加热溶化卸油鹤管内凝固原油时间长和浪费电能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通过以下方式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主要由螺旋盘管、加水包和U型盘管组成,其特征在于在热风加热炉的烟道清灰口处的烟道内安装一个与烟道同心或垂直于烟道壁的螺旋盘管,在由卸油阀和卸油鹤管组成的储油罐的卸油管路的外周对称安装4个U型管,4个U型管之间串联一起组成U型盘管,U型盘管的进口与螺旋管的出口连接,U型盘管的出口与螺旋盘管的进口连接;在螺旋盘管的进口管上紧贴稠油储油罐壁向上设一根加水立管,在加水立管上部设有一个加水包,加水包上设有一个微压安全阀和一个加水阀;在储油罐的卸油管路的外周设有保温层。
本实用新型利用热风加热炉烟道内的余热给储油罐卸油管路加热保温,代替电热带加热保温,节约了能源,并能保证卸油管路24小时畅通,保证了稠油的生产原油的正常外运。
四、附图说明
附图-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烟囱 2-烟道 3-加水包 4-螺旋盘管 5-卸油阀 6-U型盘管7-卸油鹤管 8-保温层
五、具体实施方式:
为进一步公开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通过实施例作详细说明:
本实用新型主要由螺旋盘管4、加水包3和U型盘管6组成,其特征在于在热风加热炉的烟道清灰口处的烟道内安装一个与烟道同心或垂直于烟道壁的螺旋盘管4,在由卸油阀5和卸油鹤管7组成的储油罐的卸油管路的外周对称安装4个U型管6,4个U型管之间串联一起组成U型盘管,U型盘管的进口与螺旋管的出口连接,U型盘管的出口与螺旋盘管的进口连接;在螺旋盘管的进口管上紧贴稠油储油罐壁向上设一根加水立管,在加水立管上部设有一个加水包3,加水包上设有一个微压安全阀和一个加水阀;在储油罐的卸油管路的外周设有保温层8。
在应用本实用新型时要对储油罐卸油管路辅加保温层8,加水立管和加水包在储油罐保温层8内,加水立管的高度要足以高过U型盘管6水循环所需要的位能,也可在加水包3上安装一个微压安全阀,使水在定压的状态下,安全循环。在使用本实用新型前,首先通过加水包给螺旋盘管4和U型盘管6加满水,启动加热炉,水开始在U型盘管内循环,给卸油阀5和卸油鹤管7加热,在保温层8的保温下,热水循环所携带热量使卸油管路永远保持暢通,保证了拉油罐车正常拉油和油井生产原油正常外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白鹏,未经白鹏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22678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会计多功能计算机
- 下一篇:一种笔记本电池框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