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多功能秸秆燃气炉无效
申请号: | 200920224552.5 | 申请日: | 2009-08-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12506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23 |
发明(设计)人: | 葛汝金 | 申请(专利权)人: | 葛汝金 |
主分类号: | C10J3/20 | 分类号: | C10J3/20;C10J3/22 |
代理公司: | 东营双桥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7107 | 代理人: | 李夫寿 |
地址: | 257500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多功能 秸秆 燃气炉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燃气炉,具体是指一种多功能秸秆燃气炉。
背景技术
目前,秸秆燃气炉虽然能够作为一种新技术而被广泛使用,但是现有秸秆燃气炉的核心-汽化发生部分,还存在如下缺陷或不足:1、结构复杂,不方便操作使用;2、密封不严,产气效率低;3、余热不可利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密封良好、产气效率高、一体二用、可利用余热及节省能源的多功能秸秆燃气炉。
其技术方案是:包括壳体、耐火层、排灰口、均风器、风机、配风管、超导管、出气管、闸门、顶盖、蒸汽管、加水口、蒸汽层、炉痹和燃料腔。所述壳体是横截面为圆形或矩形的筒体式结构,壳体上部侧面设有出气管、蒸汽管和加水口,其内壁周围设有耐火层和蒸汽层,蒸汽层内设有超导管,耐火层内设有燃料腔,燃料腔的底部设有均风器,均风器的进风口伸出壳体并与风机相连接,所述风机还与配风管相连接,炉痹设置在壳体底部均风器的上方,顶盖设置在壳体上端部。
其中,所述壳体的上沿与耐火层之间设置有液体密封凹槽。所述顶盖的下沿周设有密封凸铆。所述燃料腔为上大下小的锥形或梯形结构的空腔。所述炉痹由金属材料制成的圆形或矩形弧面结构,其上面设有5-100个通气孔。所述均风器为横截面为圆形或矩形、内设空腔的盒状结构,顶面为平面或弧面状且均匀排布有吹气孔,其侧面设有进风管。所述蒸汽层设置在壳体与耐火层之间,其上部与蒸汽管相连接,其中部与加水口相连接。所述蒸汽管和出气管上还设置有闸门。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较具有如下优点:1、结构简单、成本低廉;2、操作使用方便;3、密封良好,产气效率高;4、一体二用;5、余热再利用,省时节能。
附图说明
附图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所示,一种多功能秸秆燃气炉,包括壳体1、耐火层2、排灰口3、均风器4、风机5、配风管6、超导管7、出气管8、闸门9、顶盖12、蒸汽管15、加水口16、蒸汽层17、炉痹18和燃料腔10。壳体1是横截面为圆形或矩形的筒体式结构(图中所示为圆形的筒体式结构),壳体1上部侧面设有出气管8、蒸汽管15和加水口16,其内壁周围设有耐火层2和蒸汽层17,蒸汽层17内设有超导管7,耐火层2内设有燃料腔10,燃料腔10的底部设有均风器4,均风器4的进风口伸出壳体并与风机5相连接,风机5还与配风管6相连接,炉痹18设置在壳体1底部均风器4的上方,顶盖12设置在壳体1上端部。壳体1的上沿与耐火层2之间设置有液体密封凹槽11。顶盖12的下沿周设有密封凸铆14。燃料腔10为上大下小的锥形或梯形结构的空腔(图中所示为锥形结构的空腔)。炉痹18由金属材料制成的圆形或矩形弧面结构(图中所示为圆形弧面结构),其上面设有5-100个通气孔19。均风器4为横截面为圆形或矩形、内设空腔的盒状结构(图中所示为圆形、内设空腔的盒状结构),顶面为平面或弧面状(图中所示为平面状)且均匀排布有吹气孔20,其侧面设有进风管。蒸汽层17设置在壳体1与耐火层2之间,其上部与蒸汽管15相连接,其中部与加水口16相连接。蒸汽管15和出气管8上还设置有闸门9。顶盖12上还设有把手13。
使用本实用新型时,打开顶盖12将少许秸秆放入燃料腔10内的炉痹18上,点燃后使其燃烧至炭火时,再放入秸秆并装满燃料腔10,在壳体1的上沿与耐火层2之间设置的液体密封凹槽11中,加入一定量的液体(如:水),然后盖上顶盖12,顶盖12上的密封凸铆14落入壳体1上的液体密封凹槽11中,在密封液体的作用下,顶盖12与壳体1保持良好的密封。利用风机5从均风器4的进风口吹入空气,使燃料腔10内的燃料慢慢燃烧,燃料腔10内便产生出大量燃气,由出气管8送出提供给炉具使用,配风管6也连接炉具,有利于助燃。燃料腔10的锥体形结构,有利于燃料的燃烧且不发生明火,产气量慢慢增多。壳体1上的液体密封凹槽11与顶盖上的密封凸铆14结合,在液体配合作用下使燃料腔10密封良好,无泄漏,产气效率大大提高。
打开加水口16将蒸汽层17内加水至三分之二,连接蒸汽管15至取暖器,在使用本设备或本设备停用闷火时,燃料腔10内的热量经过超导管7传递到蒸汽层17,并加热其中的水,所产生的蒸汽由蒸汽管15和闸门9输送到取暖器,利用余热取暖。
在本设备的壳体1外敷设有聚酯复合材料的防护层,在保护防护层下,能对壳体起到防腐、抗摔打的作用,使用寿命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葛汝金,未经葛汝金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22455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