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旋流除砂机无效
申请号: | 200920223645.6 | 申请日: | 2009-09-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10785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23 |
发明(设计)人: | 杨允鑫;谢德金;李立金;姚海波;谢林静;何福明;刘宝先;金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商城县开源环保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21/26 | 分类号: | B01D21/26 |
代理公司: | 郑州中原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41109 | 代理人: | 张绍琳 |
地址: | 456350 河南***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除砂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专用设备,特别是一种与沉砂池配套使用、能将污水中能有效地分离直径大于0.2mm以上的砂粒及固体颗粒分离,同时可对砂粒上粘附的有机物进行冲洗的旋流除砂机。
背景技术:
生活污水和工业排出废水带有大量的砂和有机固体颗粒,以前采用的都是平流式和曝气式的除砂机。其缺点是除砂效果差,设备庞大,结构复杂,维修保养难,工程造价高。旋流沉砂池除砂机能提起污水中0.2mm以上的绝大部分砂粒,还能清除粘附于砂粒表面的有机物,能获得很好的除砂效果。旋流沉砂池除砂机具有占地面积小,工程造价低,设备维修保养方便等优点,故目前旋流沉砂池除砂机被广泛应用于污水处理中的除砂设备。旋流沉砂池除砂机的除砂效果的好坏关键在叶轮,目前国内生产的旋流除砂设备大多是折桨浆式搅拌机,叶轮缺少提升调节功能,在叶轮轴附近会存在旋流盲区,进入中心的砂粒会沿着吸砂管沉降,很难起到洗砂作用,不能满足污水流量流速变化与砂粒沉降最佳匹配的要求,运行中大部分砂粒及有机浓缩物从搅拌机中部直接沉淀到沉砂斗中,砂水分离效率低,配用功率大,污水回流量大,造成工艺系统重复负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旋流除砂机,所述的这种旋流除砂机要解决现有技术中旋流除砂机中叶轮不能对污水产生提升力导致在也轮轴附近存在旋流盲区不能对该区域砂粒进行清洗,使砂水分离效率低,同时也不能根据污水流量匹配叶轮转速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由提升泵、管路系统、驱动装置、传动装置和位于沉砂池中的叶轮构成,沉砂池底部设有沉沙斗,提升泵的吸砂口位于沉沙斗中,叶轮通过轴管与传动装置的输出轴相连接,其中,叶轮的叶片倾斜向上设置于底板上,叶片数量至少为三个,底板与轴管相连接。
底板由两个半圆环构成,底板的两个半圆环下部设有连接用的连接半圆环,两个连接半圆环由螺栓固定套接于轴管上。
四个叶片固定于底板上,相邻两个叶片之间的圆心角相等。
驱动装置是无级调速电机。
提升泵是气提泵,管路系统与压缩空气相连接,该压缩空气由设于轴管内的管路引至吸砂口。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污水从进水渠沿着沉砂池切线方向进入沉砂池,安装于操作平台上的旋流除砂机械驱动装置,带动一搅拌提升叶轮顺水流方向旋转,使进入的污水呈辐射式向沉砂池四周扩散并产生上升旋流,污水中的砂粒沿着池壁形成螺旋式缓慢沉降,砂粒在沉降中得到翻转清洗,然后沉降至底部的沉砂斗,沉砂斗中的砂粒由提砂泵产生的负压带动砂水混合液排除池外,进入下道分离装置。
本实用新型和已有技术相比,其效果是积极和明显的。本实用新型在旋流除砂机使叶轮向上倾斜与底板成一定夹角,这样当叶轮转动时可以对污水产生向上的推力,使进入的污水呈辐射式向沉砂池四周扩散并产生上升旋流,消除了旋流盲区,污水中的砂粒沿着池壁形成螺旋式缓慢沉降,砂粒在沉降中得到翻转清洗,然后沉降至底部的沉砂斗中,提高砂水分离效率,沉砂斗中的砂粒由提砂泵产生的负压带动砂水混合液排除池外,进入下道分离装置。叶轮通过底板设于驱动轴上,由于底板螺栓紧固连接圆环而固定于驱动轴上,因此可以方便地调节叶轮在轴上的位置,进而可以调整叶轮安装的高度和叶轮与沉沙斗入口的间隙,再调节无级调速电机的转速,可以根据污水流量流速匹配最佳的砂粒沉降所需的叶轮转速,提高砂水分离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A-A剖视图。
图3是图1中叶轮与底板装配后的示意图。
图4是图3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商城县开源环保设备有限公司,未经商城县开源环保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22364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