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液晶显示器灯管架和背光源有效
申请号: | 200920222806.X | 申请日: | 2009-09-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26919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7-14 |
发明(设计)人: | 刘俊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1V19/00 | 分类号: | F21V19/00;G02F1/13357;F21Y10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立钧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5 | 代理人: | 刘芳 |
地址: | 100176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液晶显示器 灯管 背光源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液晶显示器灯管架和背光源,属于液晶显示器制造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液晶显示器(Liquid Crystal Display,以下简称:LCD)属于被动发光装置,主要由液晶面板和背光模组构成。由于液晶面板中液晶层本身并无发光的功能,所以需要设置背光模组为LCD提供光源以实现图像显示。
在现有技术中,中小尺寸液晶显示器的背光源一般采用侧光式背光源,大尺寸液晶显示器一般采用直下式背光源,直下式背光源一般采用组合的U型冷阴极灯管架固定垂直于液晶面板下的冷阴极灯管。图1为现有技术中直下式液晶显示器灯管架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现有技术中直下式液晶显示器灯管夹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如图1、2所示,该灯管架包括支撑扩散板的支撑柱4、用于固定灯管的灯管夹2、用于与背板相连接的灯管脚3以及灯管支座1。冷阴极灯管卡合在灯管夹2中,灯管脚3卡合在背板上,以此固定冷阴极灯管。现有技术的灯管架在运输过程或者使用过程中,容易造成灯管从灯管夹2中脱落,从而影响液晶显示器的质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液晶显示器灯管架和背光源,以解决灯管在运输过程或者使用过程中从灯管夹中脱落,影响液晶显示器的质量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液晶显示器灯管架,包括灯管支座以及设置在灯管支座上的数个灯管夹,所述灯管夹包括第一弧臂和第二弧臂,所述第一弧臂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弧臂的第一端连接并形成与灯管横截面相匹配的弧形凹槽,所述第二弧臂的第二端位于所述第一弧臂的第二端的上方且与所述第一弧臂的第二端在垂直方向上交叠,所述第一弧臂的第二端的端头到所述第二弧臂的第二端的距离中,至少有一个距离小于所述灯管横截面的直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液晶显示器背光源,所述液晶显示器背光源上设置有上述的液晶显示器灯管架。
本实用新型,通过将第一弧臂的第二端的端头到所述第二弧臂的第二端的距离中,至少有一个距离设置为小于所述灯管横截面的直径,使得灯管在使用或者运输途中,不会从弧形凹槽中冲出开口而脱落,而且通过将第二弧臂的第二端与第一弧臂的第二端在垂直方向上交叠设置,使得灯管在受到外力作用冲向开口的过程中,交叠的部位可以给灯管施加反作用力,从而避免灯管冲出开口从灯管夹中脱落。综上可知,本实用新型通过将灯管夹设置成非对称结构,使得灯管架在运输过程或者使用过程中,避免由于灯管从灯管夹中脱落而影响液晶显示器的质量。
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直下式液晶显示器灯管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现有技术中直下式液晶显示器灯管夹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液晶显示器灯管架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液晶显示器灯管架第一实施例中灯管夹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液晶显示器灯管架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液晶显示器灯管架的组合结构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3为本实用新型液晶显示器灯管架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液晶显示器灯管架第一实施例中灯管夹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如图3和4所示,本实施例的液晶显示器灯管架包括:灯管支座1以及设置在灯管支座1上的数个灯管夹2、灯管脚3和支撑柱4,数个灯管夹2设置在支撑柱4的两侧,其中灯管夹2包括第一弧臂21和第二弧臂22,第一弧臂21的第一端(未示出)与第二弧臂22的第一端(未示出)连接并形成与灯管横截面相匹配的弧形凹槽23,第二弧臂22的第二端222位于第一弧臂21的第二端212的上方且与第一弧臂21的第二端212在垂直方向上交叠,第一弧臂21的第二端212的端头与第二弧臂22的第二端222的距离中,至少有一个距离小于所述灯管横截面的直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22280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体化无油烟节能电磁炒锅
- 下一篇:电饭煲式电热锅